来源:特斯拉
作者|秦章勇
编辑|王 妍
被视为能改变动力电池格局的4680电池终于迎来量产时刻。
2月2号,松下首席财务官梅田博和(Hirokazu Umeda)在公司季度财报会议上表示,松下将于今年年初在松下大阪总部附近的和歌山县工厂开始试生产4680电池,不过对方并未透露大规模量产的具体时间和地点。
“经过各种测试后,我们将安装一条新的4680电池量产线,可能也在和歌山县。”梅田表示,一旦能够交付4680电池,松下将首先优先供应特斯拉。
据日本时报分析,松下之所以在日本设立4680生产线,原因在于松下与特斯拉联合运营的内华达州Gigafactory工厂难以扩大生产,生产基地靠近松下大阪总部,便于派遣工程师对其机器进行微调。
早在今年1月,日经就曾报道称,松下计划在日本投入约800亿日元(约7亿美元)生产4680电池,年产量在10GWh左右,相当于每年可以为15万辆汽车提供动力电池。
4680电池最早在2020年9月特斯拉的“电池日”上亮相,彼时被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 (Elon Musk)称之为电池技术上“巨大的突破”。按照他的说法,4680电芯的单体能量提高5倍,整车续航里程增加16%,电力相比有极耳电池提升6倍,功率输出提升6倍。
对于被寄予厚望的4680,特斯拉虽然优先选择了曾经紧密合作的松下,但未来能否确保由其一家主供仍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而背靠4680电池希望东山再起的松下,也在努力扩大自己的先发优势,计划将4680电池出售给特斯拉以外的电动车企业。
理想丰满,量产骨感从推进Cybertruck的量产,到降低成本实现规模化优势,特斯拉对于4680电池的紧迫需求毋庸置疑。马斯克曾预测到2022年可能会推出配备该电池的电动车。然而实际情况是,经历了多次跳票,人们对其态度也从亢奋逐渐回归理性。
对于迟迟未能实现量产上车的4680电池来说,最大的困难就是实现大规模制造,提高良品率。
“4680电池的工艺优化已经进行了很久,即便目前良品率不达标,在2022年也需要推进4680的落地。”一位汽车电子行业从业者表示。
4680大圆柱电池采用无极耳设计,尺寸和能量密度更大。然而更大的容量意味着生产难度的提高,由于电池过大,难以从中心散发热量,这也导致电池容易出现安全问题。此外,由于涉及到工艺、材料以及产线等多方面的调整,初期其产品良率仅为20%左右。
“4680电池也更容易受到颗粒污染,这是电动汽车起火的常见原因,当微小的金属碎片进入电池中心时,会导致电池短路。”松下电动汽车电池负责人Yasuaki Takamoto此前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出于安全考虑,想要生产这些更大的电池,工厂的工艺需要提升一到两个级别。
无极耳电池 来源:特斯拉
特斯拉也没有完全解决良率问题。马斯克曾承认,虽然特斯拉能够在实验室实现生产,但“工厂扩大生产的过程比实验室困难的多”。
为了提升良品率,特斯拉曾在全球范围内寻找4680大圆柱电池的合作生产商。除了松下,韩国的LG能源、三星SDI,以及国内的动力电池企业都在加快布局该电池。
36氪曾在相关报道中援引消息人士称,宁德时代的大圆柱电池也在加快节奏,项目名称叫“金箍棒”,与特斯拉洽谈的大圆柱电池公司还包括亿纬锂能等。
2021年年底,松下联合索尼对外宣称,4680电池的良品率已经从之前的20%提升至80%,这或许也是松下宣称今年实现试生产的底气。然而即便如此,想要实现规模生产仍需要不断提高其良品率。
1月27日,马斯克在特斯拉第四季度财报电话会上表示,特斯拉已经在使用4680电池制造Model Y。“我们将在车辆通过最终认证后开始交付,这应该很快。”
特斯拉高级工程副总裁Drew Baglino也验证了这一说法,“今年4680电池供应不会受到限制,预计在2022年一季度末首批交付搭载4680电池的Model Y。”他透露,特斯拉德克萨斯工厂将是其第一家全面生产4680电池的工厂,年产能将是弗里蒙特工厂的数倍,预计产能超过100GWh。
4680电池还值得万众欢呼吗?相比以往的21700电池,4680电池直径更宽、高度更高。按照75KWh的容量计算,18650电池需要7100个电芯,2170圆柱需要4400个左右,而4680电池仅需950个。
电芯越少,意味着PACK设计的利用率更高,这也意味着对生产效率的提升以及成本的下降带来影响。上述汽车电子行业从业者表示,从理想的Pack设计来看,4680电芯可以让电池平台成本下降50%-60%。这也让外界将4680电池视为特斯拉再次降价的关键所在。
从各家车企对电池技术路线的选择来看,特斯拉是为数不多大规模使用圆柱动力电池的车企,像是戴姆勒、日产等车企主要使用软包电池,国内大部分车企都选择使用方型电池。
而4680电池之所以能够成为行业押注的方向,主要还是得益于成本、性能、效率的提升。
目前保时捷、大众、江淮都明确表示将应用大圆柱电池,国内比克、力神、亿纬锂能及蜂巢能源等电池企业也在跟进包括4680在内的大圆柱电池的研发。
一位固态电池车企高管告诉未来汽车日报,大圆柱电池可以提升电动汽车的装配效率,速度可以提高两三成,节约时间就是节约成本。
当“宁王”在动力电池领域一家独大,无法撼动其地位的二线玩家则将目光纷纷聚集在了尚无定论的4680圆柱电池上。
“高镍圆柱21700电池及刀片电池功率性能差,高镍方形软包电池安全性存在风险。”江淮汽车新能源汽车研究院电池系统部技术副总监秦李伟认为,全极耳高镍圆柱4680电池完全可以兼顾能量密度、安全性及功率性能。
他透露,目前江淮汽车正基于46系列的全新平台规划,未来将开发4680/46105系列电芯,并实现整包CTP。
比克4680大圆柱电池 来源:比克电池
比克首席科学家林建也表示,比克正与客户合作进行全极耳大圆柱电池的应用开发,4680电芯预计将于2023年开始开始批量生产,并在电车市场率先应用。
在大圆柱电池方面,亿纬锂能已经布局了46800和46950两大型号,并计划在2023年后逐步向市场推广大圆柱电池。
从当前各家给出的量产时间来看,特斯拉和松下在大规模量产时,行业里的其他玩家也将开启新一轮的较量。不过眼下对于松下来说,能否在4680电池上成为特斯拉这位“顶级”客户的专供,意义非凡。
松下首席财务官兼CFO梅田博和曾解释,电池事业部之所以能在2020财年实现盈利,与特斯拉的关联业务净利润转正密切相关。从最初作为特斯拉唯一的动力电池供应商,到逐渐失去市场份额掉队,4680电池也被认为是松下东山再起的利器。
不过并非所有人都将该创新视为“万能良药”。“特斯拉4680电池是一个很好的封装,但不是化学层面的突破。”美国新造车公司Lucid CEO Peter Rawlinson曾直言,“将特斯拉4680电池称为突破是一种幻想。”
新街研究(New Street Research)分析师皮埃尔·费拉古也曾表达同样的看法,在该分析师看来,4680电池与特斯拉的长期成功无关,其他汽车制造商也能做到这一点,“这种电池不会帮助特斯拉在长期竞争中脱颖而出”。
按计划,特斯拉将在2030年实现交付2000万辆的目标。借助4680电池,特斯拉能实现其宏伟的目标吗?
请关注未来汽车日报(ID:auto-time)
关键词: 特斯拉 它将 松下英国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人工智能(AI)系统,可通过分析在常规访问眼镜店或医院眼科时留下的眼部扫描数据,识别出心脏病发作高风险患者。该AI
从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以下简称重庆市经济信息委)获悉,重庆市重点关键产业园建设2022年一季度例会在西部(重庆)科学城北碚园区召开,
从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新闻发布会获悉,2021年广东省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促进创业13 86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38 6%),截至
法国和德国政府正在共同资助四个5G专用网项目,以帮助创建欧洲5G电信领域专用网络生态系统。早在2020年,法国和德国政府就达成一致要在5G
让机器人做核酸采样,靠谱吗?过去两年,多家研发团队研发了能让医护人员远程操纵机械臂完成核酸采样的系统。不过相比于直接上手,这些操作
通用汽车表示,计划将氢燃料电池业务扩展到汽车之外,为建筑工地、音乐节、数据中心和军队提供氢动力发电机。通用汽车高管表示,氢燃料电池
星巴克中国宣布与美团展开合作,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专星送服务上线美团外卖。美团外卖为星巴克专星送配备了专属配送团队,并对骑手进
美国一家上诉法院周四驳回了特斯拉公司的一项请求,即迅速恢复对未能达到美国燃油经济性标准的汽车制造商的更高民事处罚。去年 4 月,美
三星电机 FC-BGA 封装载板据称将首度供货亚马逊,后者与英特尔为三星电机越南 FC-BGA 工厂的联合投资者,其正在设计自己的服务器 CPU
四川省 2022 年第一季度重大项目集中开工仪式举行。此次集中开工共组织 10 亿元以上重大项目 100 个,总投资达 2322 亿元。成都高
科学家设计智能机器人 在没人类指导
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研究团队发表论文称,其设计的智能组织自主机器人STAR在没有人类指导的情况下,对猪的软组织进行了腹腔镜手术,这
江宁高新区举办集中签约活动 30家企
企业是园区的支柱,也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排头兵,如何激发各类企业创新投资活力,实现园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南京江宁高新区给出了高招。1月19
河南将整合重组实验室体系 择优培育
在2021年谋篇布局,完成创新生态建设的顶层设计,初步构建创新生态的四梁八柱,国家创新高地建设全面启动的基础上,河南省委、省政府近日又
数家运营商发布关停计划 3G加速退出
在美国,四家大型运营商都要在今年关停3G服务。AT&T将于2月关停,Sprint计划3月31日关停,TMobile公司于7月1日关停,Verizon则将在12月关停
难以找到合适候选人 英国通信管理局
英国方面已经悄悄重新开放英国通信管理局(Ofcom)局长的遴选流程。值得一提的是,英国政府迟迟难以找到合适的局长候选人,而这也是其第二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