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6月15日上午,韩国航空宇宙研究院表示,原定发射运载火箭“世界”号因遭遇大风天气,推迟至16日进行;下午,原定于16日发射运载火箭“世界”号,但因氧化剂箱出现传感器数据异常,再次推迟,发射体将重新移送至组装间。
由于韩国罗老宇宙中心地理位置接近韩国最西南端,且当地人口稀少,基础设施条件有限,部分从事科技报道的韩国记者赶到当地甚至没有可入住的酒店,一再推迟的火箭发射让科技记者们叫苦不迭。同时,由于发射再三推迟,韩国国民尽管对火箭技术不甚了解,但这曲折的剧情发展也吸引了大量关注,“世界”号到底什么时候能上天甚至成了饭桌酒局上的话题之一。
“世界”号是如何上天的
韩国此次研发的“世界”号为三级火箭,长47.2米,最大直径3.5米,重200吨。一级长约21.8米,直径3.5米,采用4台最大推力75吨的KRE-075液氧煤油发动机,利用左右两个游机控制姿态;二级长约13.8米,采用1台KRE-075液氧煤油发动机,1台游机控制姿态和转弯;三级长约3.5米,采用1台最大推力7吨的发动机,通过万向柔性喷管控制姿态转弯;整流罩长约7米。
韩国科学技术信息通信部和韩国航空航天研究院表示,韩国时间6月21日16时许,“世界”号在位于全罗南道高兴郡的罗老宇航中心发射升空。三级火箭于发射13分钟后熄火,并到达目标轨道。发射第875秒,火箭携带的性能验证卫星(包括立方体卫星)成功分离,发射第945秒,模拟卫星与箭体分离。
韩国科学技术信息通信部长官李宗昊在“世界”号发射70分钟后在韩国罗老宇航中心举行记者会并宣布,“世界”号发射成功,火箭携带的卫星也已进入预定轨道运行,并表示6月21日是韩国科学技术领域和韩国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日子。
6月22日上午,“世界”号发射的卫星与韩国航空航天研究院大田地面站首次正式通信成功。
韩国加快进军宇宙步伐
“世界”号成功发射后,韩国政府随即宣布要成立“航空宇宙厅”,全面系统地支持航空航天事业。军事领域,韩国联合参谋本部早在2022年1月即表示,旗下新设专门负责军事航天发展工作的组织“军事宇宙课”,将总管军事航天相关工作。韩军目前正在集中推进国防航天发展计划,不断加强侦察卫星等太空战力。此次“世界”号成功发射,将继续带动韩国国内的“航空航天热”,相关领域的技术积累和人才培养亦有望得到政府和企业的更多支持。
关键词: 韩国航空宇宙研究院 运载火箭 技术水平 航空宇宙厅一项研究发现,流浪猫的捕猎正推动极度濒危的史岛袋鼩走向灭绝边缘。史岛袋鼩是一种小鼠大小的有袋类动物,仅生活在南澳洲的袋鼠岛上。这项
一些肿瘤非常接近身体的重要器官,为避免治疗时损害身体健康部位,开发新的癌症治疗方法至关重要。据英国《卫报》近日报道,一个国际科研团
4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英雄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安全顺利出舱,重回地球怀抱。他们去太空出差6
近期,不少蜂虎飞临海口市五源河下游蜂虎保护小区栖息繁衍,筑巢安家。据了解,得益于海口蜂虎栖息地的营造,生活基础设施不断改善,越来越
在重型无人机负责处理大件物品的同时,小型无人机也在证明着自己的价值。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助理教授陈宇峰制造出一种昆虫大小的微型无人机,
6月中下旬,是长江中下游双季晚稻播种时段,有部分农户为了减轻晚稻苗田育秧、移栽等劳动强度和用工成本,准备等到7月早稻收割了再直播晚稻
在过去一年里,在极端天气、交通中断以及俄乌冲突的影响下,世界各地的化肥价格不断刷新纪录。正在应对西方制裁的俄罗斯供应了大量用于生产
数字健康,指开发并利用数字技术普及健康知识及进行相关实践的领域,涵盖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数字技术在健康管理方面的应用。该概念
青电云平台可实现24小时、360度无死角监控,并形成了三级报警模式,可通过预警及时发现事故隐患,延长设备使用寿命。此外,平台还能精准地
6月4日,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举行了产教融合年紧密合作企业送岗进校专场招聘会。面向该校建筑工程技术、应用化工技术、检验检测、云计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