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发表于10日《自然·通讯》上的一项研究中,比利时研究人员在分子水平上了解新冠病毒感染细胞的确切机制,并在实验中阻止了病毒感染。该发现为治疗新冠带来了巨大的希望:有助于开发一种气溶胶形式的抗病毒药物,在感染或高风险接触的情况下能根除病毒。
鲁汶大学生物分子科学与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大卫·阿尔斯滕斯团队研究了唾液酸(存在于细胞表面的一种糖残基)和新冠病毒刺突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目的是了解唾液酸在病毒感染过程中的作用。
研究人员已知细胞表面被糖所包裹,这些糖使病毒更容易识别细胞,并促进病毒进入宿主细胞,进而引发感染。
此次,研究人员首先确定了这些糖的一种变体(9-O-乙酰化),它与刺突蛋白的相互作用比其他糖更强烈。简而言之,他们找到了能让病毒打开宿主细胞“大门”的那套钥匙。
为什么是一套钥匙?因为新冠病毒由一系列具有吸盘效应的刺突蛋白组成,并使它们能够与细胞结合并最终进入细胞。病毒发现的钥匙越多,与细胞的互动就越好,“大门”就会开得越大。
研究人员的第二个发现是:通过阻止病毒与宿主细胞结合来防止感染。他们阻断了刺突蛋白的附着点,从而抑制病毒与细胞表面的任何相互作用。这就好比细胞“大门”前上了一把挂锁。不过,前提条件之一是病毒和阻断它的试剂之间的相互作用比病毒和细胞之间的作用更强。在这个特殊的案例中,科学家们证明了表面带有多个9-O-乙酰化唾液酸的多价结构(或糖簇)能够阻止新冠病毒的结合和感染。如果病毒不附着在细胞上,它就无法进入细胞,因此会死亡,寿命为1至5小时。这种阻断作用可防止感染。
在新冠肺炎大流行的背景下,各种疫苗主要针对新冠病毒变异体,而不是整个病毒。鲁汶大学的这一发现具有作用于病毒的优势,不受其突变影响。
下一步,研究小组将在老鼠身上进行测试,以应用这种阻断病毒结合部位的方法,并观察其是否对生物体发挥作用。结果一旦出来,就可推进开发出一种基于9-O-乙酰化的抗病毒药物,可在感染或高危接触的情况下,通过气雾剂给药。(张佳欣)
关键词: 新冠病毒 刺突蛋白 比利时研究人员 鲁汶大学 生物分子科学与技术研究所5月8日,北京通报一例重症患者,79岁,未完成两剂新冠疫苗接种。一段时期以来,新冠重症、危重、死亡病例似乎凑巧地找上一类人,他们的共同
广西将遭遇今年入汛以来范围最大、强度最强的暴雨过程,局地降雨有可能突破历史同期极值。此次降雨有何特点,降水最强时间段在什么时候,致
数智管理舱链接了整个大小莲花区域内的50个弱电系统、2万多个设备、8万多个设备单元,可以实现对场馆区域内的水、电、气等实时能耗的监测,
素有海鸡肉之称的石斑鱼,营养丰富,肉质细嫩洁白,类似鸡肉。它们喜欢栖息在沿岸岛屿附近的岩礁、砂砾、珊瑚礁底质的海区,一般不成群,栖
一个国际研究团队使用基于CRISPR的谱系追踪方法,从第一次致癌突变激活开始追踪肺癌细胞,最终记录了迄今为止最全面的肺癌细胞进化过程,这
一辆汽车由一万多个零部件构成,差一个零件都没法生产,而上海疫情之下,昼夜不停的生产线被迫停滞,波及范围扩散至全国,乃至海外,中国汽
从湖南省博物馆获悉,近期,湖南省博物馆首次对马王堆汉墓出土未整理纺织品进行系统性清库,最新发现马王堆汉墓出土的菱纹绮里有织入的文字
针对新冠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的新疫苗开启上市步伐。4月26日,国药集团中国生物奥密克戎变异株新冠病毒灭活疫苗获国家药监局临床批件。为什
近日,安徽六安疫情形势异常严峻,为坚决打好打赢疫情围剿清零攻坚战,保障隔离点内通信网络畅通,中国联通安徽六安分公司连夜组织人员实地
知名数据公司极光近日发布的三孩时代下的育儿攻略——2022当代生育人群研究报告显示:超五成双独父母表示有计划生育二孩或三孩,多孩生育的
天舟四号货运飞船采用自主交会对接模
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以下简称五院)抓总研制的天舟四号货运飞船,在海南文昌发射场由长征七号遥五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历经约7小时后,北
加快提高老年人疫苗接种覆盖率 上海
眼下,上海疫情防控仍处在关键期。疫苗接种是阻断疫情传播最有效的手段,上海各区以老年人为重点,通过一系列安全便利的服务,让市民能在家
全国颠覆性技术创新大赛落幕 36个优
除了芯片等硬件,人工智能操作系统也是人工智能领域需要自主可控的核心关键技术。日前,由科技部主办、科技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承办的
科学家发现在鸟类和哺乳类动物中 对
在我们身边,随处可见的这些大自然精灵中,有一种鸟爱情专一,从一而终,那就是白肩雕。白肩雕是世界上分布比较广泛的猛禽,在亚欧大陆、非
经过近十年等待 美稀有同位素束流装
经过近十年等待,FRIB于5月2日正式投入使用,这台身价9 42亿美元的设备是第一个能制造并分析数百种对物理学至关重要的同位素的设施,在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