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近日报道,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科学家开发出了一种新工艺,利用工业电石渣和尿液中的尿素这两种常见的废料来制造生物水泥,新方法能使生物水泥变得更环保及更可持续,有望在土壤改良、控制海滩侵蚀以及文物雕像修复等方面“大显身手”。相关研究发表于《环境化学工程杂志》。
研究人员指出,他们新研制出的生物水泥由生产乙炔气产生的废料工业电石渣和哺乳动物尿液中的尿素这两种废料制成。首先,他们用酸处理电石渣,产生可溶性钙,随后将尿素添加到可溶性钙中,形成胶结溶液,接着在溶液中加入细菌培养物,细菌分解溶液中的尿素,形成碳酸盐离子。碳酸盐离子和可溶性钙离子发生反应的过程被称为微生物诱导方解石沉淀,当这种反应在土壤或沙子中发生时,生成的碳酸钙将土壤或沙子颗粒黏合在一起,以增加其强度,并填充它们之间的孔隙,从而减少水渗透进材料中。
最新研究负责人、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院长楚剑教授表示:“生物水泥是传统水泥的可持续可再生替代品,极具应用潜力。我们使用两种废料作为原材料,使生物水泥更具可持续性。从长远来看,这不仅会降低生产生物水泥的成本,还将降低废物处理的成本。”
结果显示,使用生物水泥加固的土壤无侧限抗压强度高达1.7兆帕,高于使用等量水泥处理的相同土壤的无侧限抗压强度,使用这种生物水泥适用于土壤改良项目,如加固地面或减少渗水,或控制海岸线侵蚀等。另外,细菌培养液和胶结液都是无色的,当涂在岩石上时,其原始颜色得以保留,这使新研制出的生物水泥对修复古老的岩石遗迹和文物很有用。
楚剑表示:“在生产水泥的过程中,人们需要在超过1000摄氏度的高温下燃烧原材料,这会产生大量二氧化碳。但我们的生物水泥在室温下生产,不燃烧任何东西,是一种更环保、能耗更低、碳中性的工艺。”
该团队目前正与新加坡的相关国家机构合作,对这种新型生物水泥开展试验,也在探索其进一步大规模应用,如通过密封裂缝修复道路、密封地下隧道的缝隙以防止渗水等。(科技日报 记者刘霞)
关键词: 土壤改良 无侧限抗压强度 哺乳动物云南省政府印发《云南省数字经济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年)》(以下简称《方案》),提出通过三年的努力,体制机制不断健全,营商环境全
基于祝融号火星车获取的短波红外光谱和导航地形相机数据,我国科研人员在火星表面发现了一种形貌上类似沉积岩的板状亮色岩石,进一步分析发
近期,杭州市实施常态化核酸检测,全市居民每48小时须做一次核酸。核酸检测点现在有检测吗?核酸检测排队长吗?每次去做核酸检测之前,如果能
5月8日,北京通报一例重症患者,79岁,未完成两剂新冠疫苗接种。一段时期以来,新冠重症、危重、死亡病例似乎凑巧地找上一类人,他们的共同
广西将遭遇今年入汛以来范围最大、强度最强的暴雨过程,局地降雨有可能突破历史同期极值。此次降雨有何特点,降水最强时间段在什么时候,致
数智管理舱链接了整个大小莲花区域内的50个弱电系统、2万多个设备、8万多个设备单元,可以实现对场馆区域内的水、电、气等实时能耗的监测,
素有海鸡肉之称的石斑鱼,营养丰富,肉质细嫩洁白,类似鸡肉。它们喜欢栖息在沿岸岛屿附近的岩礁、砂砾、珊瑚礁底质的海区,一般不成群,栖
一个国际研究团队使用基于CRISPR的谱系追踪方法,从第一次致癌突变激活开始追踪肺癌细胞,最终记录了迄今为止最全面的肺癌细胞进化过程,这
一辆汽车由一万多个零部件构成,差一个零件都没法生产,而上海疫情之下,昼夜不停的生产线被迫停滞,波及范围扩散至全国,乃至海外,中国汽
从湖南省博物馆获悉,近期,湖南省博物馆首次对马王堆汉墓出土未整理纺织品进行系统性清库,最新发现马王堆汉墓出土的菱纹绮里有织入的文字
打造100个新兴数字产业应用场景 陕
5月10日,《陕西省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印发,《规划》提出,到2025年,陕西数字经济迈向全面扩展期,数字经济核心
人类成功获得银河系中心黑洞首张照片
继2019年人类历史首张黑洞照片发布后,又一张黑洞靓照来了!北京时间5月12日21时07分,银河系中心黑洞人马座A*(SgrA*)的首张照片在中科院上
中国电信合肥分公司开发上线“量子智
4月底,中国电信合肥分公司开发上线量子智能印章,将原需多人审批的纸质用印流程升级为电子流程,通过智能印章管理和量子加密技术,实现用
天舟四号货运飞船采用自主交会对接模
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以下简称五院)抓总研制的天舟四号货运飞船,在海南文昌发射场由长征七号遥五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历经约7小时后,北
加快提高老年人疫苗接种覆盖率 上海
眼下,上海疫情防控仍处在关键期。疫苗接种是阻断疫情传播最有效的手段,上海各区以老年人为重点,通过一系列安全便利的服务,让市民能在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