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料图】
记者从国家知识产权局6月23日召开的例行发布会获悉,我国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的顶层设计已经形成,各地实施规划日益完善,初步建立“全链条服务、服务全链条”的发展格局,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知识产权基础数据开放种类达到44种,基本实现“应开放尽开放”。
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共服务司司长王培章介绍,截至5月底,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机构在全国副省级以上省(区、市)实现全覆盖,地市级综合性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机构达到132家,覆盖率39.6%。建设技术与创新支持中心(TISC)、高校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国家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网点等国家级重要网点269家,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和可及性大幅提升。各类服务网点围绕专利分析预警、商标品牌运用等,累计服务中小企业达100余万次,助力创新创业主体缩短创新周期、降低研发成本。
此外,国家知识产权局围绕提高知识产权信息传播利用效能,坚持扩大数据供给和加强数据管理并重。不断强化知识产权基础数据普惠性供给,专利数据服务系统下载带宽近年来三次扩容,由30M增至200M。加快推进知识产权标准化数据精准供给,向全国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节点和网点单位开放知识产权标准化数据,发布知识产权数据利用指引,并扩大向具备数据加工利用能力的市场主体按需免费提供知识产权标准化数据,降低数据信息再加工成本,提升数据利用效益。积极推广知识产权数据利用规范,推动保障数据安全、加强隐私保护与促进数据开发利用协同发展。
王培章详细介绍了在华技术与创新支持中心(TISC)。该中心是国家知识产权局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共同推广的项目,目的是帮助我国创新主体提升技术信息检索分析能力,更快掌握产业技术动态和信息,促进提升创新能力。目前已分四批建成101家在华TISC,圆满完成首期建设目标。
王培章说,在华TISC是我国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网点,为管理决策层、中小微企业、科研团队以及社会公众等,累计提供基础检索服务21.8万次,高级分析服务13.3万次,有效降低了创新主体知识产权信息服务的获取成本,提高了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的便利性和可及性。同时,在华TISC累计促成转移转化专利1600余件、转化收益达20亿元,促成知识产权融资超过100亿元。
(图片由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供)(科技日报 记者操秀英)
关键词: 知识产权 公共服务 国家知识产权局如果说16至17世纪的第一次科学革命时期是群星璀璨的物理学黄金时代,从19世纪中后期到20世纪就是量子物理学巨人们带给世界全新冲击的新时代
一项研究发现,流浪猫的捕猎正推动极度濒危的史岛袋鼩走向灭绝边缘。史岛袋鼩是一种小鼠大小的有袋类动物,仅生活在南澳洲的袋鼠岛上。这项
一些肿瘤非常接近身体的重要器官,为避免治疗时损害身体健康部位,开发新的癌症治疗方法至关重要。据英国《卫报》近日报道,一个国际科研团
4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英雄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安全顺利出舱,重回地球怀抱。他们去太空出差6
近期,不少蜂虎飞临海口市五源河下游蜂虎保护小区栖息繁衍,筑巢安家。据了解,得益于海口蜂虎栖息地的营造,生活基础设施不断改善,越来越
在重型无人机负责处理大件物品的同时,小型无人机也在证明着自己的价值。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助理教授陈宇峰制造出一种昆虫大小的微型无人机,
6月中下旬,是长江中下游双季晚稻播种时段,有部分农户为了减轻晚稻苗田育秧、移栽等劳动强度和用工成本,准备等到7月早稻收割了再直播晚稻
在过去一年里,在极端天气、交通中断以及俄乌冲突的影响下,世界各地的化肥价格不断刷新纪录。正在应对西方制裁的俄罗斯供应了大量用于生产
数字健康,指开发并利用数字技术普及健康知识及进行相关实践的领域,涵盖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数字技术在健康管理方面的应用。该概念
青电云平台可实现24小时、360度无死角监控,并形成了三级报警模式,可通过预警及时发现事故隐患,延长设备使用寿命。此外,平台还能精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