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电”可保、自燃可赔,新能源车主可以安心上车了?
发布时间:2021-12-28 08:50:13 文章来源:36氪
电动车主的“腰杆子”终于硬起来了

12月27日的零时之后,新能源车主就可以购买“专属车险”了,这对新能源车行业的影响究竟会有多大?

此前,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发布了“关于新能源汽车商业保险专属条款”的试行通知。此举标志着研究、探索了整整三年的新能源专属车险,或将正式落地。

其中,让人最为关注的焦点,莫过于条款中既为“三电”系统提供保障,又全面涵盖新能源汽车行驶、停放、充电及作业的使用场景。可以说,“专属条款”结合了新能源汽车充电使用的特点,开发自用充电桩损失保险、自用充电桩责任保险,将充电桩等辅助设备自身损失,以及设备本身可能引起的财产损失与人身伤害纳入了保障。

那么,新能源专属车险落地之后,将对电动汽车行业产生什么样的巨大改变?车主的用车体验又将会有哪些提升?

准车主盼望赶上“首班车”

“惭愧,作为汽车销售,我对政策(的感知)比顾客还慢。”

新能源汽车商业保险专属条款发布的当晚,在深圳龙华一家自主品牌新能源4S店从事销售工作的李熙(化名),几乎每隔几分钟就会接到顾客咨询新条款的电话。

一开始,她被顾客问得有点“懵了”。上网查了一番新闻之后才得知,新能源汽车专属保险终于靴子落地、实施在即了。至于有购车需求的用户,在新条款之下也有了不少新的诉求。

“已经买了车,但没买强险、商业险的顾客问能不能稍微缓几天?”李熙表示,因为专属条款发布的突然,不少已经订了车的消费者计划推迟上险,目前看车尚未下订的潜在顾客,则都打算晚几天再订车。

个中原因十分简单——为了赶上新能源专属车险落地的“首班车”。甚至有两个月前在店里购买了新车的顾客也咨询,能否退了旧的车险,购买新的专属车险。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根据新能源车险相关工作安排,中国银保信拟于2021年12月26日20:00开始进行系统升级,12月27日0:00正式开启新能源条款相关服务。同时,还要求未完成联调测试的企业加快进度,尽快完成系统联调工作。

换句话说,最快在12月27日的零时之后,新能源车主可购买、续保专属车险。

据李熙透露,得知这一时间节点之后,几乎所有尚未提车、订车的顾客都认为值得一等,可见新能源车主对于专属车险的重视,大家都迫切期盼专属车险能够缓解自己用车的焦虑。

尽管从短期看,顾客为了搭上专属车险“首班车”势必会影响到经销商的交车效率。但从长期看,专属车险的落地或进一步利好国内新能源汽车的销量。

之所以这么说,源于市场巨大需求的变化。今年的前十一个月,国内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302.3万辆和299万辆,同比增长1.7倍。按照国家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的新车销售量,将占到汽车总销量的20%左右。

“专属车险的上线,除了是新能源汽车与日俱增的迫切需求外,更向市场传达了一个信息,新能源汽车将是汽车市场发展的主流趋势,买新能源车是大势所趋。”

在一家自主新能源汽车品牌从事品牌工作的何涛(化名)表示,新能源专属车险落地之后,势必将为新能源车主提供更多用车保障,同时鼓励许多刚需消费者顺应趋势,选择购买新能源汽车。

令人好奇的是,将新能源车“三电”纳入车险保障范围,同时新增自用充电桩等附加险,究竟能够解决新能源车主哪些用车焦虑和痛点?

从此保险公司难“卸责”

“我仔细研究了新能源专属车险的条款,还是蛮吸引我的。”

家住广州增城的张远(化名)为了上下班通勤,于今年三月份,买了一台国产品牌的纯电动汽车。

尽管目前车险(商业险)还有将近三个多月才到期,但他坦言,若是新能源专属车险上线,他会立即购买新的专属险,毕竟在将近十个月的用车经历当中,新能源车的很多痛点让他感触良多。

其中最“头痛”的就是三电中的动力电池。今年国庆期间,张远一家自驾出行,出发时车子底盘磕上一块石头,肉眼检查后发现,底盘部分凹进去了一块。

开过电动车的驾驶员都知道,动力电池包通常都位于车子的底盘位置。同时因为电池包的缘故,新能源尤其是纯电动车的底盘离地间隙也都比同级燃油车更低(更容易托底),容易造成电池包、电芯的损伤。

电动车上最让车主“肉痛”的,就是这个部件的损坏或维修。

相关公开行业数据显示,动力电池约占整车制造成本40%以上。以十万元的纯电动汽车为例,一旦动力电池包出现损坏,刨除补贴,维修、更换价格往往高达五、六万元。

生怕出现严重后果的张远,马上取消了剩余行程,将车送往 4S店进行详尽检查。尽管结果显示磕碰没有损伤电芯,但是售后人员说的一席话,却让张远越想越有些后怕。

“对方表示,即便我买了车损、自燃、两百万元的三者险,但要是发生了事故或者因托底损坏了动力电池,保险公司定责也十分困难。”

由于动力电池维修、更换的费用高,因此,保险公司常会以缺少事故现场的图片、缺欠证据、不属理赔范围等为由,与车主互踢皮球,甚至直接拒赔,致使新能源车主常常要自费维修动力电池。

毕竟,新能源汽车“套用”传统燃油车相关保险条款,动力电池因事故造成损坏,沿用的是传统燃油车的动力系统损坏赔付细则,这里面存在不适用情况,让保险公司在赔付时容易有条款空子可钻。

因此在经历此事之后,张远每天开车都异常小心。通过减速带时,也要将车速压到很低,他甚至觉得开电动车比以前骑“小电驴”更心累,“隔三差五还得查查,看看电池包有没有磕碰到,生怕没及时发现,没有拍照留存日后理赔的证据。”

有新能源行业人士告诉懂懂笔记,早在 2018、2019年,甚至有保险公司在车损险的条款中明确告知:理赔范围不含动力电池。新能源车主买车损险,可以说是最终是买了个寂寞。

“之前只能将(新能源)车干到报废按全损赔偿,不然不划算。”上述人士坦言,新能源车“最金贵”的三电都纳入专属车险后,车主在发生了事故、托底、磕碰导致“三电”损坏时理赔更有底气,保险公司也很难再以传统车险的空子“变相”拒赔。

由此可见,购买了新能源专属车险之后,车主用车势必将更加安心,不再担心新能源尤其是纯电动车过于“金贵”难伺候,导致出行总是小心翼翼。将来车主们完全可以把爱车当成一台传统燃油车正常驾驶,从而提升用户体验。

“万全”保障让车主有桩?

此次新能源专属车险的最大亮点,莫过于明确了新能源汽车及核心“三电”系统,在行驶、停放及充电时发生事故、包括自燃,可享受的商业险相关赔付。

同时,在附加险当中还将自用充电桩等设备纳入了保险范围。那么,有了如此“万全”的充电保障之后,小区业主报装自有充电桩的阻力,是否会相应减小呢?

“新能源(专属)车险发布后,公司也开会探讨了充电桩的相关问题。”上海静安区一家物业公司的张经理告诉懂懂笔记,目前所管理的小区原则上是不允许业主报装充电桩的。

原因在于,很多业主担忧新能源汽车充电存在自燃的风险,一旦发生自燃,且处置不当,会“殃及池鱼”烧毁其它相邻车辆,“如果自燃了、烧了邻车,以往的做法是通过三者险去赔偿。”

但张经理对此指出,目前新能源汽车虽然普遍拥有百万元三者险,一旦“火烧连营”多车均损毁,百万三者险也不一定够车主赔偿的,最终很容易产生理赔纠纷并相互扯皮。

最近一两年,陆续有新闻报道了一部分“极端”的物业公司,为了降低新能源汽车自燃所带来的风险,索性发布公告禁止新能源、尤其是纯电动汽车开进小区地下车库。

“别说燃油车主(戴着)有色眼镜看新能源车,因为有风险、保险不完善,一部分燃油车用户在自己有车位的情况下,也不敢将车辆停在纯电动汽车旁边。”张经理略显无奈地表示。

如今,这种情况或将大幅改观。

新能源汽车商业保险专属条款显示,新能源汽车若投保火灾事故限额翻倍险,一旦发生自燃,三者险最高保额可以达4000万元。即便是主流的100万元保额三者险,翻番之后的保额也将达到400万元。

再加上自用充电桩等增值保险,将设备自身损失以及设备可能引起的财产损失及人身伤害纳入理赔,很大程度上会有效缓解小区其它车主的担忧与顾虑。

“如果住在小区的新能源车主,都买足了专属车险与附加的保险,我们将来可以考虑允许自用充电桩的报装,尽管这一直是车主的合理诉求。”张经理坦言,此前车主报装充电桩,作为物业方只能变相“刁难”阻挠,毕竟燃油车主的比例占了绝大多数。

最近一周时间,已经有得知新能源专属车险落地“风声”的车主,来物业中心咨询如果购买了相关保险之后,能否“顺利”报装充电桩了,“只要能降低风险,让别的业主都放心,相信物业一方不会总是推脱。”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显示,2021年11月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达到了 17.8%,继续高于上月水平。其中,新能源乘用车市场的渗透率高达19.5%。

可见,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增加,甚至成为汽车市场增长的主流之后,新能源汽车的相关保障不应该再“寄”燃油车“篱下”,新能源汽车商业保险专属条款的发布,将可以满足广大新能源车主的迫切需求。

难怪有新能源车主对此打趣说,新能源专属车险发布之后,自己作为车主感觉“腰杆子”终于硬起来了。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懂懂笔记”(ID:dongdong_note),作者:神乐,编辑:秦言,36氪经授权发布。

关键词: 新能源 车主 安心

热点HOT

  • 警惕免费领取学习机骗局 专家呼吁家长理性判断
    警惕免费领取学习机骗局 专家呼

    免费领取学习机,绝对不收一分钱!假期临近,不少家长考虑为孩子购置学习设备。近期多地家长向记者反映,有不法分子以免费赠送为名,采取电

  • 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湿地保护法 将自6月1日起正式施行
    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湿地保护法

    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了湿地保护法。该法将自2022年6月1日起施行。湿地被喻为地球之肾,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

  • 北京广播电视台 冬奥纪实8K超高清试验频道正式开播
    北京广播电视台 冬奥纪实8K超高

    鸳鸯喙尖悬挂晶莹欲滴的水珠、云雀利爪去勾树枝上的山杏、白鹭将黑色长腿弯入羽翼休憩……记者走进北京广播电视台冬奥纪实8K超高清试验频道

  • 看病就医“打包支付” 医保支付改革实现三方共赢
    看病就医“打包支付” 医保支付

    日前发布的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 病种分值(DIP)支付方式改革三年行动计划中明确,到2024年底,全国所有统筹地区全部开展DRG DIP支付方式

  • 中国快递发展指数报告发布 12月电商促销再创业务小高峰
    中国快递发展指数报告发布 12月

    近日,国家邮政局发布2021年12月中国快递发展指数报告。经测算,2021年12月中国快递发展指数为311 8,同比提高4 4%。发展规模指数为395 3,

  • 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 我国将建成500个以上智能制造示范工厂
    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 我国将建

    作为制造强国建设的主攻方向,智能制造发展水平关乎我国未来制造业的全球地位,对于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构建新发

  • 刮起绿色技术创新“旋风” 长三角绿色低碳相关专利年申请量接近10万件
    刮起绿色技术创新“旋风” 长三

    目前,长三角绿色低碳相关专利的年申请量,已经接近10万件,遥遥领先国内的其他主要地区,如珠三角、京津冀以及成渝地区等。12月27日,江苏

  • 不再无药可医 我科学家破解非酒精性脂肪肝靶向治疗难题
    不再无药可医 我科学家破解非酒

    最新一期《科学·转化医学》以封面文章形式在线发表了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教授李红良团队的两篇研究论文。该研究突破了非酒精性脂肪

  • 推动宣教工作向纵深发展 厦门电信多举措强化“大宣教”责任体系
    推动宣教工作向纵深发展 厦门电

    中国电信福建厦门分公司宣传教育工作紧紧围绕找准载体、突出重点、务实求效的工作思路,强化党委﹢纪委﹢党员的大宣教责任体系,推动宣教工

  • 历时8年耗费300多吨钢材 宝华耐磨钢啃下科研“硬骨头”
    历时8年耗费300多吨钢材 宝华耐

    临近年末,位于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城郊的山东宝华耐磨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宝华耐磨钢)厂区里,一片火热的生产景象。因为主打产品契合了轻量

新闻LO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