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网络上出现了一个新词——臭氧细菌。相关传言称,今年夏天全国各地天气异常闷热、光照强烈,导致臭氧细菌数量增多。若被臭氧细菌“感染”,会引发心脏病、呼吸道疾病等多种疾病。为防止被臭氧细菌“感染”,高温天气公众尽量不要出门,早上九点至下午五点之间不要打开门窗通风。
对此,国家环境保护城市环境颗粒物污染防治重点实验室主任、南开大学教授冯银厂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并不存在所谓臭氧细菌这种物质,因此“被臭氧细菌‘感染’会引发心脏病、呼吸道疾病等多种疾病”的说法也是无稽之谈。
臭氧是大气中的重要微量组成成分,是氧气的一种同素异形体。“大部分臭氧集中在距离地面10至30千米的平流层中,仅有10%左右的臭氧存在于距离地面较近的对流层中。”冯银厂介绍道。
平流层中的臭氧能够吸收大部分太阳紫外线辐射,像一道天然屏障保护着地球生物圈,使动植物免受危害,因此臭氧也被称为“地球的保护伞”。但是,对流层中的臭氧却是一种污染物,也是重要的温室气体。根据我国发布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臭氧浓度最大8小时均值超过每立方米160微克,就形成了臭氧污染,如果超过每立方米215微克就构成了中度污染。臭氧污染可以刺激、损害人体心血管和黏膜组织,因此虽然我们不用担心莫须有的臭氧细菌,但却不得不防范臭氧污染。
“挥发性有机物和氮氧化物是生成臭氧的主要前体物,这两类污染物在高温、强日照的情况下会发生一系列大气光化学反应,造成臭氧污染。挥发性有机物和氮氧化物的来源很广,其中汽车尾气是重要的来源之一。”冯银厂建议,对于患有哮喘的人或者是老人、儿童,可以在光照强烈的中午时段减少外出,远离大马路、高架桥等车流密集的区域。
关键词: 呼吸道疾病 臭氧细菌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汽车尾气我国平台经济治理面临的问题有多复杂?以上所述平台经济的基本特征与市场失灵问题交织在一起,决定了我国平台经济治理面临着复杂挑战。传统
生命是如何起源的?生命如何起源是盘旋在无数人心中的问号。美国科学家在7月28日出版的《自然·化学》杂志上发表论文称,他们发现了一组新化
7月20日,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技术与标准研究所和华为联合编制的《5G新通话技术与业务创新研究报告(2022年)》(以下简称《研究报告》)正式发
2021年吉林省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由全国第19位提升至第17位,区域创新能力上升9位,上升幅度居全国第一。吉林建设创新型省份获批,成为全
近日,海南师范大学和海南移动联合举办双域融合5G专网启动会,发布了海师5G教育专网。这是海南首个院校双域融合5G专网。目前,中国移动5G网
卫星互联网的热度使得国内无论是传统卫星公司还是新兴的商业卫星公司都有兴趣研究和参与到这个发展过程中,但许多卫星公司既不了解需要履行
世界卫生组织日前宣布,由中国康希诺生物股份公司研制的重组新冠疫苗克威莎通过认证,正式进入世卫组织紧急使用清单(EUL)。这是继国药和科
肠道与大脑能沟通?此前有研究称,肠道微生物可以用于治疗阿尔兹海默症等神经类疾病。栾晓东告诉记者,在以往研究中,科学家通过研究肠道微
在湖南长沙举行的第24届中国科协年会第五届世界科技社团发展与治理论坛上,中国科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牵头完成的《2022年全球科技社团发展指
如果说16至17世纪的第一次科学革命时期是群星璀璨的物理学黄金时代,从19世纪中后期到20世纪就是量子物理学巨人们带给世界全新冲击的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