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极,中国科考队把隔壁邻居馋哭了
发布时间:2022-03-15 09:36:35 文章来源:共青团中央微信公众号综合
提问:在冰天雪地的南极想要吃到新鲜蔬菜分为几步?回答:只要一步去南极的中国站就能吃到新鲜蔬菜!中国人的“种菜”技能,绝对是刻在基因里

提问:

在冰天雪地的南极

想要吃到新鲜蔬菜分为几步?

回答:

只要一步

去南极的中国站

就能吃到新鲜蔬菜!

中国人的“种菜”技能,绝对是刻在基因里的。走到哪儿,咱就能把菜种到哪儿。

你看,你仔细看,我不说,谁能想到这个地方是南极?

为了吃到菜,医生先拼了

南极不适合户外种菜,这是地球人都知道的事情。

在2014年之前,新鲜蔬菜的供应一直是我国南极科考队的“老大难”问题。

当南极进入漫长的冬季,科考队员只能依靠大白菜等几种有限的蔬菜越冬。

碧绿的生菜、鲜嫩的黄瓜、珠圆玉润的小番茄,这些简直就是南极科考队员心中的“奢侈品”。

南极没菜怎么办?自己种!

这不,参加第31次国家南极科考任务的医生王征,就在南极干了种菜这件“大事儿”。

“当时在南极种菜是无土种植,主要靠光和热来培育,就连种子也是事先从上海运过来的。”

无土栽培,电脑控制,自动灌溉

“早晨起床后到蔬菜温室实验室,检查自控系统是否正常,地面有没有漏水。早饭后,采摘蔬菜并送到厨房,上午和下午检查看看是否有需要更换的蔬菜,看情况播种新的种子……”

这是王征在南极中山站培植蔬菜的一段日记。

当时的蔬菜温室实验室是一个16平方米的房间,整个温室采用无土栽培技术,由蔬菜种植自控系统自动控制灌溉泵、温度湿度、培植灯和营养液等。

在电脑的控制下,LED植物生长灯能根据蔬菜生长情况自动调节照明时长;自动灌溉系统每隔一小时向水槽内注入营养液;当房间湿度低于70%时,加湿系统将向房间内喷洒水雾。

为了促进蔬菜生长,蔬菜温室实验室里每天24小时还播放轻音乐!

“蔬菜的待遇比考察队员高多了。”王征说。

至此,中国站的医生就有了另外一个光荣使命:种菜。

种菜成了中国站医生的“副业”

唐铭骏是中国第33次国家南极科考队的随行医生。

在南极,唐医生每个周末都会带来一场直播。在直播平台上,他自称是一名会种菜的南极医生。

在试种了辣椒、秋葵、西红柿和西瓜之后,唐铭骏把目标锁定在了生长周期短、易培植、产量大的生菜、白菜和黄瓜上。

在南极,考察队员们吃得最多的就是生菜,涮起来味道很不错。白菜炒了之后量很少,所以主要是做汤。黄瓜舍不得生吃,主要是切片和木耳一起做凉拌菜。

蔬菜的采摘有严格的标准,否则会造成资源浪费。

例如,白菜和生菜要长到15厘米以上才能采摘,否则会影响生长。

黄瓜则要长到15厘米左右采摘,否则是浪费。如果超过了15厘米还不采摘,会影响其他黄瓜的正常生长。

而刚刚完成第36次南极科学考察越冬医疗保健任务的医生胡淼,从营养学角度对南极种菜技术开展了多角度研究。

他发现阳光强紫外线辐射对蔬菜生长有影响,使用人工光源更利于植物生长。

更重要的是,他初步发现了南极上空的大气层空洞导致的阳光紫外线过强并不利于植物生长。

胡淼通过通风、湿度、温度、人工光源等调节使各种蔬菜产量增高。一年多的时间里,共收获叶菜323公斤,果菜117公斤,满足了队员摄入新鲜果蔬的营养需要,基本能保障人体每日所需要的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C。

在胡淼担任南极医疗保障工作期间,未发现队员群体性出现口腔溃疡、脚气病、伤口流血不止等维生素缺乏症状。

“人工种植技术可以使人类在南极长期健康地生活。”胡淼骄傲地说。

长城站越冬医生赵君勇介绍,自己用无土栽培技术,每天可收获1公斤以上的新鲜果蔬。

国外科考队员很羡慕常来蹭饭

南极,年平均气温零下10℃左右,最低温度达零下36.4℃,即使是这样,也冻不住中国人坚决种菜的决心。

借助LED植物照明,嵌入式温室控制系统等技术,每月60公斤的新鲜蔬菜瓜果,从蔬菜温室搬上餐桌,中国的科考工作者们基本摆脱了吃肉的“痛苦”,实现了“蔬菜自由”。

中国科考站成了全南极伙食最好的地方。

这样让很多国外的科考队员羡慕不已,因此,他们常来站里蹭饭。

但是现在由于疫情原因,科考站之间已经不能随便“串门儿”了,估计南极又多了好多馋哭的“隔壁小孩儿”。

都说种菜是中国人的天赋,其实这天赋来自中华民族勤劳勇敢,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

不管国内国外,不论天上地下,只要有这股精神,咱们的“菜”到哪里都能种得出来。

关键词: 新鲜蔬菜 人工光源

热点HOT

  • 追光逐梦再出发 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初步形成
    追光逐梦再出发 光谷科技创新大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等行业领军企业齐聚于此,第六代柔性屏在这里量产;超高速、超大容量、超长距离光传输技

  • “揭榜挂帅”和“赛马”制度如何更好发挥作用?
    “揭榜挂帅”和“赛马”制度如何

    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到改进重大科技项目立项和管理方式。近年来,重大科技项目立项和管理方式中备受关注的莫过于揭榜挂帅和赛马制度。揭榜

  • 加强“元宇宙”顶层设计 抢占数字经济新高地的建议
    加强“元宇宙”顶层设计 抢占数

    元宇宙是利用科技手段进行链接与创造的,与现实世界映射与交互的虚拟世界,具备新型社会体系的数字生活空间,本质上是对现实世界的虚拟化和

  • 新修订的科技进步法 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法律保障
    新修订的科技进步法 为实现高水

    修订后的科技进步法,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科技创新的最新决策部署、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举措,为推进科技创新治理体系

  • 工信部连续奋战 完成冬残奥会开幕式通信保障工作
    工信部连续奋战 完成冬残奥会开

    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式在国家体育场(鸟巢)举行,工业和信息化部相关司局、部系统相关单位密切协作,恪尽职守,连续奋战,完成冬残奥会开幕式无

  • “中小企助查”APP上线 为中小企业提供一站式政策咨询
    “中小企助查”APP上线 为中小

    中小企助查APP正式上线。政策千万条,落实第一条,管用是头条。据介绍,中小企助查APP可以为中小企业提供找得到看得懂推得准用得好的一站式

  • 摸清家底 三江源地区草地生产力持续增加
    摸清家底 三江源地区草地生产力

    在青藏高原,草场是最重要的生产资料,科学探明青藏高原草地变化,对服务区域高质量发展、科学评估青藏高原生态十分重要。科考发现青藏高原

  • 向3000亿元目标冲刺 光谷将打造世界一流东湖科学城
    向3000亿元目标冲刺 光谷将打造

    从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东湖高新区)工委(扩大)会获悉,2022年光谷将打造科学之城、追光之城、向往之城,聚力建设世界一流东湖科学

  • 长期不发生地震 究竟是安全还是危险?
    长期不发生地震 究竟是安全还是

    来自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显示,2月21日7时9分,西藏昌都市洛隆县发生3 1级地震。而根据中国地震台网速报目录,震中周边200公里内近5年来发

  • 马斯克指控SEC泄露调查信息 被法官驳回
    马斯克指控SEC泄露调查信息 被

    美国联邦地区法官周四驳回了特斯拉 CEO 埃隆・马斯克 (Elon Musk) 将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 (SEC) 告上法庭的请求。此前,马斯克指控

新闻LO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