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上海疫情形势严峻,居民分区封控、足不出户,在此期间,如何保障居民的生活物资能安全配送成为物流企业和基层社区的一大难题。面对这种情况,“智能无人驾驶配送车”无疑是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之一。无论在封控小区还是在方舱医院,都能看到一辆辆“智能小车”穿梭其间,为居民和医护人员提供服务。
无人配送网络先行
4月1日,上海联通助力美团买菜紧急部署驰援上海的首批50辆“智能无人驾驶配送车”,用于解决部分封控街镇、社区疫情防控人员不足问题。上海联通第一时间召集各部门成立专项团队,为无人车部署提供网络技术支撑等服务,确保无人车正常交付使用。
面对无人车部署时间仓促、相关系统路面图像采集工作准备不足的情况,上海联通凭借在疫情期间丰富的网络保障经验,与美团一起迅速确定了无人车保障方案。团队立即启动应急方案,安排部署无人车使用区域的网络信号优化及网络保障工作;各部门高效协作,不断优化网络部署、系统流程,进一步提高部署效率;更凭借此前上海联通相关机器人部署经验,为美团无人车在实际落地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建言献策。
经过各方通力合作,首批50辆“智能无人驾驶配送车”于4月4日在浦东御水路某小区进行了试运行,可充分保障后续相应区域的无人配送工作。4月5日,无人车正式上路,为封控小区提供无接触、更安全的配送服务,缓解基层防疫人员服务压力,同时也为上海防疫提供科技助力。
智慧物流再现方舱医院
3月30日,上海联通与圆通速递、行深智能沟通协调,紧急从长沙调配了多辆“智能无人驾驶配送车”支援上海临港方舱医院。经过六天六夜昼夜奋战,4月5日,上海联通项目团队与圆通速递等联合打造的“智能无人驾驶配送车”全部部署完毕。当天22时,位于临港同望路的方舱医院开始收治患者,首批迎来1000名患者入住,华山医院医疗队与江浙援沪医疗队近3800名医护人员也将陆续入驻。
对于有着近20000人后勤保障需求的方舱医院来说,目前39辆“智能无人驾驶配送车”自动在方舱医院内行驶工作,运送每日海量的生活物资和医疗废弃物,是缓解医疗人员工作压力的不二选择。
据了解,依托现场联通5G网络,无人车能实现高精度定位、室内外无缝切换,适应各种非平坦、上下坡、减速带、人行道等道路环境。该系列无人车最高时速25km,最大载重400kg,续航里程100km,单车一次支持配送几十件到上百件物品,可不间断出车运行,根据路途远近不同,日均出车在50~ 100次之间。(蔡家宜)
关键词: 智慧物流 无接触配送 方舱医院 美团买菜近日,站在浙江嘉兴海宁尖山新区绿色低碳工业园示范区的大坝上,可以看到眼前一片热闹的施工现场。不久后,装机容量为7000千瓦的隔堤光伏电
邵寨行政村移动基站附近出现疑似起火点,请速去排查。近日,安徽阜阳市颍泉区伍明镇齐营村党总支书记李晓丽接到镇政办工作人员张鹏的短信提
面对不断变异的新冠病毒,传统的应对手段显得有些捉襟见肘。究竟有没有简单、实用的手段对抗当前的新冠流行?经过深入研究,中国医学科学院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近期,国内多个省份出现新冠肺炎疫情,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中,通信人风雨无阻,时刻响应,积极投入抗击疫情
国内在建最长干线公路湖底隧道——竺山湖隧道围堰完成施工。竺山湖隧道位于江苏宜兴全长7 81公里,为全长15 7公里的341省道——江苏无锡马
为进一步提升移动客户障碍处理效率和服务感知,近来,中国电信安徽公司积极践行以客户为中心理念,不断丰富数字化手段,持续提升移动客户服
种草经济实为注意力经济的延伸。注意力经济是指企业最大限度吸引用户或消费者的注意力,通过培养潜在的消费群体,以期获得最大未来商业利益
喂,110吗,黄河小学南门对面停车场有人持棍伤人!3月9日15点17分,江苏省宿迁市黄河派出所接到报案。不到1分钟,警方就通过附近前端感知设
从陆军军医大学新桥医院神经外科获悉,该院目前在临床开展的脊髓电刺激手术,通过植入电极针对脊神经进行不同频率的低电压电刺激,可促进意
近日,江西疫情形势复杂,为坚决打好打赢疫情围剿清零攻坚战,南昌市新建区欣悦湖体育馆昼夜抢建方舱医院,中国联通南昌市分公司积极响应方
总投资6.16亿元 广西南宁高新区总投
前不久,广西南宁高新区总投资6 16亿元的6个项目同时开工,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新动能。作为南宁市乃至广西产业聚集程度最高、配套最成熟
推进营维一体化管理工作 苏州电信打
近日,中国电信江苏苏州分公司创新打造的装维云视窗平台正式上线,实现传统装维人员生产运营及管理的数字化转型,流程更标准、信息更透明,
推动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 六部门联
从文化和旅游部了解到,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自然资源部、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国家开发银行近日联合印发《关于推动文化产业赋能
贵州省机动通信局组建突击队 筑起坚
近期,贵州省新冠肺炎疫情呈多点散发态势。为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各地政府紧锣密鼓开展区域核酸检测,突发话务量、流量剧增。
德国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研发新技术
德国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KIT)科学家在最新一期《自然·通讯》杂志上发表论文称,他们对现有的CRISPR Cas分子剪刀进行了优化,开发出针对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