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曾几何时,“老头乐”还是smart品牌的代名词。殊不知到了2022年,这个品牌“长大了”。
近日,smart品牌在德国推出了旗下全新一代的纯电动车型——精灵#1,按照官方介绍,这款车型是由梅赛德斯-奔驰操刀设计,吉利负责整车工程开发及制造。
smart精灵#1发布会现场,图源smart中国官微
由于这样的分工,这款车型也被视为继2018年吉利成为奔驰母公司戴姆勒最大股东、2020年吉利与奔驰建立合资公司后,吉利与奔驰联合造出来的首款纯电动车型。正因如此,这一车型的亮相一度成为了业内广泛关注的新闻。
会引发如此大的反响,除了是吉利和奔驰联合打造之外,这款车型本身也是一个亮点。
相比于此前推出的微型车不同,此次smart推出的精灵#1定位是一款小型纯电动SUV车型,在车身尺寸和续航里程方面都有明显的增加,以至于才有了“smart长大了”的戏称。
smart品牌之所以会一改之前熟悉的形象推出更大尺寸的车型,其背后凸显着吉利和奔驰各自的“小算盘”。
提到奔驰,在很多人的印象里它就是一个豪华汽车品牌,也正因为这样的定位,这一品牌的用户群体普遍是中年人。但为了扩大用户群体和市场规模,奔驰在1998年开始向微型车市场发起冲击,由此smart品牌应运而生。
smart品牌诞生后,随之推出了一系列微型车车型,在全球市场上获得了一些销量。但由于较小的车身尺寸和较高的价格,这一品牌的销量始终没有较大的增长,用户群体也较为小众,以至于这一品牌旗下产品上市以来连年亏损。
随着2010年新能源汽车行业开始萌生,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中国也成为了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之一。想要挽救smart的奔驰看到这些后,不仅推动了smart品牌全面转型电动化和年轻化,同时也找来了吉利一起合作研发车型,以便通过新车型来吸引更多的年轻人购买,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
作为牌桌另一边的吉利,同样也有着自己的考虑。
作为国内本土生长起来的自主车企,吉利通过十几年来在燃油车和新能源车方面的摸索和布局,已在国内汽车市场中占据一定的优势。与此同时,随着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发展,蔚来、小鹏等新能源车企纷纷布局出海业务,吉利自然想要分一杯羹。
对于出海业务的布局,吉利并不陌生,其早在去年就已开始行动,但就目前来看,效果并不理想。由此,吉利找到了奔驰这一合作伙伴,试图通过奔驰品牌的背书,来促进自身出海业务的发展,而smart正是达成这一目的的关键。
如此来看,smart旗下的新产品——精灵#1,肩负着吉利和奔驰各自的野心。那么,smart的这一新产品是否能不负所望?
01 精灵#1发布,吉利和奔驰改造smart随着精灵#1的发布,smart就此改头换面。
本月8日,在德国柏林smart品牌举办了一场新车发布会,其在发布会上推出了旗下的全新一代车型——精灵#1。该车型最大的亮点就是外形,一改smart惯有的微型车风格,变成了一辆实打实的SUV。
从车身尺寸来看,精灵#1长宽高分别为4270mm*1822mm*1636mm,轴距为2750mm,属于一款小型SUV。在外形设计上,较此前的微型车加入了更多的流线性线条,让整个车身看起来更加具有运动感和时尚感。
smart精灵#1,图源smart中国官微
由于smart品牌的这一新车型与此前推出的微型车有较大的区别,以至于引发了众多网友的评论,一位smart车主对连线出行表示“就此开始,smart不再是我熟悉的可以随意侧方位停车的小车品牌了,它长大了。”
也就是有了这样的变化,smart对这一新车型有着较大的期望。“作为新一代纯电家族的首位成员,smart精灵#1不仅是品牌焕新的最佳诠释,其全球首秀更为品牌发展之路树立了最新里程碑。”smart品牌全球公司CEO佟湘北在发布会现场如此说道。
需要注意的是,精灵#1虽然是smart品牌旗下的新产品,但其背后也有着吉利和奔驰的支持。
2020年1月8日,梅赛德斯-奔驰股份公司和浙江吉利控股集团共同宣布,双方各持50%股份的smart品牌全球合资公司——智马达汽车有限公司正是成立,这也是继2018年吉利收购奔驰母公司戴姆勒9.69%股份后,双方的进一步合作。
从合资公司来看,董事会将由6名成员组成,吉利控股和梅赛德斯-奔驰各委派3名。在未来车型研发上,双方各有分工,其中smart全新纯电动车型由奔驰的全球设计部分操刀设计,吉利主要负责车辆工程研发和制造,而smart 精灵#1正是双方合作的首个成果。
正因这样,在精灵#1上可以明显看到双方参与的种种细节。
据smart官方介绍,精灵#1的整体设计是由奔驰首席设计官Gordon Wagner操刀,由此在这款车型上可以看到一些奔驰的设计血统,比如其车尾的贯穿式尾灯与奔驰的EQB有几分相似。
或许是为了让这款车型更加具有奔驰的辨识度,精灵#1的B柱上特别贴上了写有“Styled by Mercedes-Benz”和奔驰三叉星的车标。smart此前的车型中虽然也有奔驰参与设计的先例,但从来没有标有奔驰的标志,这也意味着精灵#1是smart旗下产品中首次享有“特权”的车型。
图源smart中国官微
作为一款纯电动车型,精灵#1也将奔驰想要打造年轻人喜爱的轻奢风格很好地体现。
外观上,精灵#1配备了业内主流运动车型上的设计,无论是无边框的车门,还是隐藏式门把手。而在内饰上,整体设计体现着简约和富有质感的感觉,再搭配上年轻人喜欢的beats音响品牌,整车上无不在贴合目前年轻人的口味。
这份讨年轻人喜欢的用心,还体现在车型的命名上。按照官方的说法:“#”是社交媒体中开启话题的那个“#”,是数字时代引领潮流者的最佳标签。
如果说奔驰主要负责精灵#1的外形和内饰设计,那么吉利的参与度就体现在这款车型的智能化和性能方面。
按照官方介绍,smart精灵#1是基于吉利的SEA浩瀚架构所打造,这就意味着不同于smart此前推出的新能源车型,这款车型是具备了OTA升级的功能。此外,这款车型也搭载了HUD抬头显示功能,换句话说基于这一功能,可以将仪表盘中的一些信息投影到前档风玻璃上。
smart精灵#1的HUD 抬头显示概念图,图源smart中国官微
性能方面,由于smart精灵#1搭载了一台最大功率为200kW的后永磁同步电机,其0至百公里加速的时间为6.7秒。这一成绩虽然比不上特斯拉Model 3,蔚来ET7等车型,但也算是及格水平。
精灵#1之所以会较smart此前的车型在车身尺寸上有较大的改变,也是有提高续航里程的考虑。
就拿smart旗下还在售的fortwo新能源车型为例,其在搭载17.6kWh的电池后,续航里程仅为145公里。反观精灵#1搭载了一块能量密度为66kWh的三元锂电池,最大续航里程可以达到560公里。
结合以上来看,smart精灵#1就是一款奔驰负责整体设计、吉利负责智能化和性能所结合打造出的纯电动车型。基于奔驰和吉利两大品牌还不错的发展现状,这款车型的诞生也被业内视为两大品牌的“强强联合”,以至于精灵#1发布后,随即就成为了行业内外关注的焦点。
而对于吉利和奔驰两方而言,会选择一起合作也是为了实现各自的目的。
02 吉利奔驰,各取所需smart的诞生,始于奔驰对交通拥堵的担忧。
早在上世纪70年代,二战后逐渐恢复的欧洲市场对汽车的需求与日激增,几乎实现了“一家一车”的规模。与此同时,随着车辆的增多,道路上的交通也变得开始拥堵起来。
为了在当时的现状下卖出更多的车,奔驰内部开始盘算着研发一款可以在拥堵交通环境中也可以穿行的车型。为了实现这一目的,这款车型就要比较小,而按照奔驰的第一份草图来看,设计的车身长度仅有2.5米。
这一车型虽然被设计出来,但由于无法通过之后的安全标准审核,这一设计最后只能止步于设计图上。不过,这之后奔驰并没有放弃打造微型车的计划,相继提出了“三明治”和“环保紧凑”等设计构想。
也就在彼时,一家名为SWATCH的瑞典制表公司同样也有一个打造小型城市用车的计划,起初SWATCH选定的合作对象是大众汽车,但最后双方并未谈拢。于是,SWATCH选择了与自己有同样计划的奔驰。
这样两家拥有同样目标的公司经过一番谈判后,最终在1994年4月正式签订了合作条款,奔驰与SWATCH以51:49的股比成立了合资企业MCC(Micro Compact Car),是一家专门打造小型紧凑型汽车的公司。
在合资公司建立起初,SWATCH主要负责车辆的设计,奔驰则负责车辆的制造。很快两者共同研发的首款车型——smart City在1998年正式发布,由于此车型与之前的车在设计上有着较大的差异,以至于smart City亮相之后成为了备受关注的焦点。
smart City,图源smart中国官微
然而,这一车型的诞生并不符合SWATCH的想法,在其看来这款车应该是一款环保的车型,要搭载油电混合的动力系统。但smart City正式发布后,SWATCH才发现车辆上搭载的却是3缸汽油引擎,选择这一动力模式则是奔驰独立决定的。
正是由于这一矛盾,在smart City发布后不久,SWATCH就选择了对合资公司撤资,自此之后MCC成为奔驰主导的品牌。2000年清理完股权细节后,在奔驰的主导下,MCC改名为smart,smart品牌由此诞生。
smart品牌虽然成立了,但smart City作为首款车型却没有开一个好头。
1999年,作为smart City首个完整销售年份,在年终仅实现了8万辆的销量,相比之下同年奔驰全年的销量却有468万辆之多,前者销量几乎仅占后者同期销量的0.14%。
为了挽救销量的颓势,smart自2000年开始走上了“多生孩子换销量”的道路,相继推出了smart fortwo(由smart City改名)、smart forjeremy和smart forfour等车型,其中forfour相比于前几款车型更大一些,为五门四座的微型车。
事实证明,这些车型相继上市后,smart的销量逐渐提升,到了2004年其销量达到了历史新高的15万辆。而这一销量,也成为了smart之后发展中再未超越的销量高峰。
据公开数据显示,2008-2010年smart品牌旗下产品的全球销量从13.9万辆下滑至2010年的9.4万辆。看到“以量换市”的策略也无法起效后,奔驰决定在2009年把smart品牌引入中国市场,并且基于现有的车辆很快在中国国内布局了名为“cargo”的共享汽车业务。
在这些新布局的影响下,smart的销量开始有所增长。2011年其全球销量为10.1万辆,次年增长至10.4万辆。这之后smart的销量虽有增长,但基本维持在15万辆以下,比如2016年销量为14.4万辆。
而到了2017年smart销量再次开始下滑,当年其全球销量为13.5万辆,同比下滑了6.5%。
屋漏偏逢连阴雨,当年德国梅茨勒家族银行披露了一份有关smart的财务数据,并表示自该品牌开始卖车后,一直都处于亏损之中,截至当时已累计亏损达到了40亿欧元(折合约为277亿人民币),该银行分析师约尔根·皮蓬甚至表示“smart品牌从未打造过一个爆款产品。”
这样的销量下滑趋势在2018年依然持续着,当年smart的全球销量只实现了12.9万辆,同比下滑4.6%。面对这一颓势,无计可施的奔驰只好将希望寄托于向新能源转型,当年奔驰宣布smart正式倒向新能源领域。
2011-2018年smart品牌全球销量走势,数据来源于公开数据,连线出行制图
做出这一决定的奔驰,彼时面对着一个问题——在燃油车领域并未走通的中国市场,在新能源领域该如何打通这一重要市场?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奔驰最后的解法是找一个中国本土的合作伙伴。
而作为国内自主车企的吉利,虽然新能源领域布局多年,并推出了几何、帝豪等新能源品牌,但就表现来看均不理想,以至于让吉利的新能源业务常年陷于颓势之中。连线出行曾在《宣布合并沃尔沃、吉利的新能源焦虑有解药了?》等多篇文章中对此进行过详细描述。
这样的颓势,也表现在吉利的出海业务上。去年9月,首批几何C被运往以色列和白俄罗斯,按照官方介绍当月订单已达到了2000多单,但据乘联会数据显示,今年2月新能源车出口共4.53万辆,其中吉利仅实现了588辆的销量,位居新能源出海销量榜的第六位。
面对国内外的颓势,吉利也急需一款新能源爆款车型来实现破局,也不排除寻找一个合作伙伴来达成这一目标。
奔驰想让smart向电动化转型,吉利又缺一个好项目,由此双方一拍即合。
2019年3月,奔驰和吉利就已宣布要共同组建一个合资公司,在全球范围内联合运营和推动smart品牌的转型,试图把smart打造成一个全球高端电动智能汽车品牌。
在彼时业内看来,双方一旦正式合作后,奔驰可以借助吉利在新能源领域的多年积累和国内的销售渠道来实现产品和销量的迭代和增长;而吉利也可以借用奔驰在国内和欧洲市场的品牌背书,来进一步在全球范围内获得更多的销量。
也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才有了之后智马达汽车有限公司的成立和smart精灵#1的诞生。如今,smart精灵#1已经亮相,这款车型能帮助奔驰和吉利实现各自的期望吗?
03 smart精灵#1,撑得起奔驰和吉利的野心吗?要撑起奔驰和吉利野心的前提是——smart精灵#1能有好的销量。
基于这款车型目前仅是发布,还未真正上市,要讨论其销量的表现,不妨先来看下smart此前车型为何无法赢得销量的原因,或许可以看出一些端倪。
根据汽车之家数据显示,smart品牌在国内总共上市了4款车型,分别为smart fortwo、smart Forjeremy、smart forfour和smart fortwo新能源版,其中前三款车型已经停售,目前在售的仅有smart fortwo新能源版车型。
回看上文可知,这四款车型的定位都是微型车,除此之外它们还有一个共同点——这些车型都很贵。
比如smart fortwo新能源版车型的售价达到了23.5万元,而fortwo、smart forfour两款停售车型的售价范围也在12-15万元之间,smart Forjeremy的售价甚至达到了38.8万元。
正因这样的价格,自smart在国内推出这些微型车型后,一度被行业内外诟病,认为以微型车的定位、以及这些车型体现出来的性能,无法配得上如此高的价格,甚至有声音把这些车型视为“富人的玩具”。
如果看下国内新能源微型车细分市场的销量情况,可以看到卖得最好的一直是价格较低的车型,比如宏光MINI EV、QQ冰淇淋、奔奔E-star、小蚂蚁和零跑T03等车型,这些车型的售价虽然均处于10万元以下,但却连续数月排在该细分赛道销量排名前列。
其中,宏光MINI EV一直处于该细分赛道首位,也凭借着低廉的售价和具有性价比的性能,在2020年10月一举超越特斯拉Model 3成为国内新能源赛道中最受年轻消费者欢迎的车型。
宏光MINI EV,图源五菱汽车官微
“smart旗下的产品之所以会无法受到更多消费者的认可和无法获得更多的销量,其较低定位的产品和较高的售价应该是最大的阻碍。这一道理,放在全球汽车市场中都会适用,毕竟只要是消费者就会对价格和体验保持敏感。”国内某头部新能源车企研发负责人孙浩对连线出行表示。
通过以上分析,smart精灵#1想要在正式上市后获得可观的销量,也不容易。
分析smart精灵#1的优劣之前,可以先来看下今年国内新能源小型SUV赛道中的表现。今年1-3月,处于这一细分赛道销量排名靠前的常驻车型分别为哪吒V、比亚迪元Pro、东风新能源EX1、丰田C-HR等车型。
单看外形和内饰设计方面,smart精灵#1相较于这几款车型,除了无框车门、隐藏式门把手和抬头HUD等亮点之外,整体设计上属于中规中矩的水平,不具有明显的优势。
但在性能和续航里程方面,smart精灵#1具有一定的优势。因为从电动机功率来看,哪吒V、比亚迪元Pro等车型最大能达到70kW和100kW,相比之下smart精灵#1则可以达到200kW。
这样的差距在电池能量密度和续航里程上也有体现。smart精灵#1在搭载66kWh的电池后可实现560公里的续航里程,反观哪吒V、比亚迪元Pro和东风新能源EX1最大电池能量密度为50.1kWh,最大续航里程仅为401公里。
看完设计和性能后,最后来看价格方面。
自smart精灵#1正式发布后,其售价就成为了业内广泛讨论的焦点话题,因为smart官方公布了外形、内饰和性能参数,惟独没有公布其售价。在业内看来,基于其轻奢的定位,再加上奔驰和吉利的联合打造,这款车型的售价很有可能会保持在20-30万元之间。
基于这一价格的猜测,再来横向对比下。哪吒V、比亚迪元Pro、东风新能源EX1、丰田C-HR四款车型从售价来看,基本处于20万元以下,东风新能源EX1售价甚至仅有4.57-8.17万元。
smart精灵#1、哪吒V、比亚迪元Pro和东风新能源EX1车型参数对比,数据来源于汽车之家,连线出行制图
虽然在性能和续航里程方面,smart精灵#1相比于同为新能源小型SUV的哪吒V、比亚迪元Pro等车型拥有一定的优势;但从价格方面来看,smart精灵#1也比哪吒V等车型贵了10万多。
“一般选择小型SUV的消费者,相比于性能会更看重车辆整体的性价比,正因如此,虽然哪吒V、比亚迪元Pro性能和续航方面不够优秀,但凭借着价格较低也是俘获了较多的消费者,反观smart精灵#1在这一细分赛道中,或许不会有太大的优势。”中博联智库特聘专家张翔对连线出行说道。
孙浩也认为,如果按照现在猜测的售价区间,smart精灵#1是处于中高端新能源市场中。但在这一赛道上,其不仅会面对特斯拉和小鹏这样的新能源车企玩家,同时还要与吉利、比亚迪、长城等自主车企相抗衡,相较之下smart精灵#1的560公里续航里程也不会有多大优势,毕竟这一赛道的续航里程及格线已来到600公里。
这就意味着,smart精灵#1在新能源小型SUV赛道和新能源中高端市场,都不拥有多大的优势。
此外,在张翔看来,smart的品牌力也很难能撑起上市后的销量,因为此前发布的微型车产品不仅没有带来销量,反而在全球消费者心中树立了廉价、没人买,甚至“老头乐”的印象,在这样的印象的影响下,更不要说打动全球年轻消费者来购买。
目前,smart精灵#1虽然还未确定上市的时间表,但在业内看来,假若其上市后的售价会是猜测这一价格的话,即使在今年就选择上市,很大概率也很难能获得太多的销量,更难撑得起吉利和奔驰各自的野心。
(本文头图来源于smart中国官微,文中孙浩为化名。)
关键词:韩国航空航天领域多位专家警告称,由于俄罗斯遭到经济制裁,预计未来几年韩国即将执行的太空任务将更多地依赖 SpaceX 发射,而不是俄罗斯
中国移动在北京举行5G新通话产品发布会,推出基于5G网络环境的新一代通话产品。记者在现场沉浸式体验5G超清视频通话、5G视频客服、AI语音识
近日,站在浙江嘉兴海宁尖山新区绿色低碳工业园示范区的大坝上,可以看到眼前一片热闹的施工现场。不久后,装机容量为7000千瓦的隔堤光伏电
邵寨行政村移动基站附近出现疑似起火点,请速去排查。近日,安徽阜阳市颍泉区伍明镇齐营村党总支书记李晓丽接到镇政办工作人员张鹏的短信提
面对不断变异的新冠病毒,传统的应对手段显得有些捉襟见肘。究竟有没有简单、实用的手段对抗当前的新冠流行?经过深入研究,中国医学科学院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近期,国内多个省份出现新冠肺炎疫情,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中,通信人风雨无阻,时刻响应,积极投入抗击疫情
国内在建最长干线公路湖底隧道——竺山湖隧道围堰完成施工。竺山湖隧道位于江苏宜兴全长7 81公里,为全长15 7公里的341省道——江苏无锡马
为进一步提升移动客户障碍处理效率和服务感知,近来,中国电信安徽公司积极践行以客户为中心理念,不断丰富数字化手段,持续提升移动客户服
种草经济实为注意力经济的延伸。注意力经济是指企业最大限度吸引用户或消费者的注意力,通过培养潜在的消费群体,以期获得最大未来商业利益
喂,110吗,黄河小学南门对面停车场有人持棍伤人!3月9日15点17分,江苏省宿迁市黄河派出所接到报案。不到1分钟,警方就通过附近前端感知设
帮助建立半导体生态系统 美印半导体
英特尔 CEO 访印数日后,美印半导体产业机构签署了深化相互关系的谅解备忘录,彰显美国帮助印度建立半导体生态系统的意愿。根据 Mint
雄安新区迎来五周岁生日 数智化城市
近日,千年大计雄安新区迎来五周岁生日。从一张白纸到塔吊林立,雄安新区地上、地下、数字三座新城建设同步推进。在这里,网络与水电气同样
总投资6.16亿元 广西南宁高新区总投
前不久,广西南宁高新区总投资6 16亿元的6个项目同时开工,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新动能。作为南宁市乃至广西产业聚集程度最高、配套最成熟
推进营维一体化管理工作 苏州电信打
近日,中国电信江苏苏州分公司创新打造的装维云视窗平台正式上线,实现传统装维人员生产运营及管理的数字化转型,流程更标准、信息更透明,
推动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 六部门联
从文化和旅游部了解到,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自然资源部、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国家开发银行近日联合印发《关于推动文化产业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