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内外出行市场玩家、公众与资本对未来交通的认知,似乎达成了共识。
上周,马斯克在向市场介绍特斯拉Q1强劲业绩的同时,表达了对特斯拉的Robotaxi(自动驾驶出租车)在2024年量产的期望,并将其称为“特斯拉增长的巨大动力”。本周,在小马智行拿下国内首个属于自动驾驶公司的出租车经营许可后,紧接着如祺出行宣布完成超10亿元A轮融资,用于Robotaxi车队建设。
4月28日,在北京亦庄,北京向百度等企业发放了首批无人化示范应用道路测试通知书,这意味着,用户有机会在萝卜快跑平台,打到一辆方向盘后没有司机的Robotaxi。据了解,这是全球范围内首次在超大城市开展无人化自动驾驶出行服务。
早在2018年,《经济学人》就提出过在无人驾驶的未来中,“selling rides,not cars”(卖车票而不是卖车)的论调。但长久以来,自动驾驶技术与商业化的困境,以及共享出行行业自身的起伏,让Robotaxi成为质疑者眼中的“空中楼阁”,资本不爱、公众不信。
但显然,变化已经发生。国内外Robotaxi行业同时掀起的风云昭示着——越来越多的人与企业相信,Robotaxi并不是一个虚幻的故事,而是一个可以真切触摸的未来。
资本关注Robotaxi过去几年,科技巨头逐渐让Robotaxi成为最日常的出行工具。2018年12月,Waymo推出的自动驾驶载人服务Waymo One在凤凰城上线,这被视为全球自动驾驶出租车商用的开端。2021年6月,Cruise获得加州公用事业委员会颁发的许可证,成为加州首个可以在公共道路提供完全无人的自动驾驶载客服务公司。同年8月,百度升级Apollo Go,推出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平台“萝卜快跑”。
Waymo、Cruise、百度,这些拥有全球顶级自动驾驶技术的公司,都已先后投入于Robotaxi的落地与推广。这些业界头部玩家,一致迈入对自动驾驶商业化的探索,这或是对自动驾驶大规模应用可能性的充分说明。
头部玩家的探索也取得了一定成果。百度在2021年Q4财报中披露,四季度萝卜快跑订单量约21.3万单,环比增长近一倍,已覆盖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重庆、长沙、沧州、阳泉八个城市。去年第三季度,萝卜快跑提供了11.5万次乘车服务,这使其成为全球规模领先的自动驾驶出行服务提供商。
对汽车制造商们来说,基于自动驾驶的全新未来出行,对传统的汽车制造商业模式造成了巨大的影响。不论是国内国外,传统车企还是新势力,越来越多的主机厂也加入到了Robotaxi的角力场,抢占自动驾驶时代出行服务商的定位。
备受期待的玩家当然还是特斯拉。特斯拉宣布的最新车型,就是没有方向盘和踏板的Robotaxi,将完全使用特斯拉的FSD(完全自动驾驶软件)来驾驶,马斯克称希望能在2023年实现该车型量产。国内造车新势力中,小鹏也明确宣布了Robotaxi计划,并称将在今年四季度在小鹏G9上开展Robotaxi测试运营。
而传统汽车厂商更多采用的是主机厂、出行平台、自动驾驶企业多方合力的方式来部署Robotaxi车队。
比如广汽推出了旗下移动出行平台如祺出行,并与小马智行、文远之行合作进行Robotaxi车队的组建与运营。类似地,上汽、享道出行与Momenta,吉利、曹操出行与元戎启行都围绕Robotaxi开展了密切合作。
业内玩家们热闹开场,资本心中的天平也开始倾斜,越来越多的资金正在涌入对未来出行的建设中。根据IT桔子数据,截至4月27日,今年自动/无人驾驶赛道的投融资事件已经有44起,2021年全年为143起,而2020年仅为77起。
除此之外,最令业内兴奋的是,国内外政策对Robotaxi的态度正变得更加缓和与开放。
在国内,去年11月,《北京市智能网联汽车政策先行区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商业化试点管理实施细则(试行)》发布,允许企业收费运营自动驾驶车辆,一位北京亦庄的居民使用“萝卜快跑”完成了国内Robotaxi首个付费订单。而在本周,小马智行也拿下了广州市南沙区的出租车经营许可。
4月28日,无人驾驶再次迎来好消息,北京向百度发放首批无人化示范应用道路测试通知书,方向盘后无人的Robotaxi,即将在萝卜快跑平台成为现实,这将是中国自动驾驶发展历程中的重要突破。
在海外,3月1日消息,美国加州公共事业委员会(CPUC)向谷歌母公司Alphabet和通用汽车公司发放了提供自动驾驶客运服务的许可证,这也意味着Waymo和Cruise能够在旧金山及周边提供收费客运服务。
在宏观经济承压的背景下,作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AI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一环,自动驾驶成为大势所趋。从不做到做,从不投到投,从严格到开放,业界、市场与政策对待Robotaxi的态度已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公众开始信任自动驾驶代表着自动驾驶商业化应用的Robotaxi市场一片火热。越来越拥挤的赛道与越来越频繁的融资消息,无不昭示着属于自动驾驶的未来渐行渐近。
《智能交通:影响人类未来10-40年的重大变革》一书,论述了自动驾驶商业化成熟的几个关键因素,这几个因素也揭示了如今Robotaxi越来越被认可的原因。
第一个因素是前装量产和降低成本。在自动驾驶发展的早期阶段,动辄上百万一辆的汽车,不可能成为一个可规模化的产品,这也成为部分人怀疑自动驾驶不可能大规模落地的原因。
但目前单车成本正在被大幅削低,去年6月,百度Apollo Moon将单车成本压缩至48万元。而单车成本的削低也意味着盈利空间的打开,摩根大通曾判断,百度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平台—萝卜快跑有望在2022年达到拐点,在2025年实现单车盈利。
第二个因素是“去安全员”,这被认为是自动驾驶出租车由测试阶段迈入商业化运营的关键一环,也是机器能够代替人力的重要考量。
当下,国内外头部玩家对Robotaxi的探索也陆续来到“去安全员”阶段。2020年12月,Cruise已开始在美国旧金山测试无安全员的自动驾驶汽车。今年3月,Waymo表示已经做好了准备,可以在旧金山街道上部署真正的无安全员的全自动驾驶汽车。而在国内,随着北京政策放开,百度旗下萝卜快跑也将正式开启无人化自动驾驶出行服务。
在实现降低成本与去安全员的基础上,自动驾驶的商业化成熟最后需要考量的,就是规模商业化运营,成本控制、规模化和运营能力的比拼将更加凸显。目前,自动驾驶厂商们通过开展Robotaxi服务,正在积累与打磨其规模化运营能力。
当这三个因素都逐步成熟,自动驾驶的规模化应用,就不再是人们想象中的那个虚幻未来。
事实上,在公众的日常生活中,自动驾驶的存在感已经越来越强。
以近期牵动人心的上海、北京疫情为例,自动驾驶车在物资运输、人员转运上都做出了重要贡献。百度Apollo无人驾驶车,穿梭在隔离酒店、居民封控区,为疫情防控人员提供物资,京东、美团等上百辆无人配送车被调运上海,商汤绝影自动驾驶小巴助力抗疫物资及医护人员运送,嬴彻智能重卡执行上海保供物资运输……
当这些头顶雷达的Robotaxi越来越频繁地被看见、被使用,当他们代替人类驾驶员发挥出更大的价值,当自动驾驶的落地场景越来越多,公众也自然会不断积累对自动驾驶的信任。
这是自动驾驶厂商们长久努力、日积月累下的成果,资本关注、政策缓和、公众信任,这些变化都根植于自动驾驶技术与运营模式的成熟。同时,这样的信任又反哺着自动驾驶更长远的发展与更广泛的应用。
自动驾驶终局驶向何方?在业界、资本、政策、公众心理的变化中,一个基于自动驾驶的共识日渐形成。
对于出行未来,汽车制造商们给出了“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共享化”的新四化判定;软件厂商们认为汽车会变成一个“场景”,乘客们无需将注意力放在路况与方向盘上,而是去听歌、刷剧、甚至打游戏;包括百度在内的自动驾驶运营服务商,则在探索“出行即服务”(“MaaS“),尝试为人们的出行需求提供一站式服务,让各交通工具从完全割裂走向一体化联运。
这些看起来颠覆式的想象,描绘出的是一个更“智能”的交通系统,有更聪明的车,更智慧的路。
在这样的智能交通系统中,出行变得更加安全。根据国际公路安全协会官网,每年有约135万人死于交通事故,这意味着全球平均每24秒就有一人在交通事故中丧生。对此,波士顿咨询的一份报告认为,智能驾驶有望成为自汽车发明以来影响最为深远的技术,智能汽车和自动驾驶出租车,尤其是共享自动驾驶出租车在市区的广泛使用,可以让城市街道上的汽车数量下降60%,同时减少90%的道路交通事故。
智能交通系统还能有效解决拥堵问题。根据《智慧交通》一书预测,10年之内,靠交通效率的提升,基本上可以解决城市拥堵问题。实际上在一些实验区域,自动驾驶、车路协同对交通效率的提升作用已经得到了充分验证,如广州黄浦区核心干道开泰大道,实现了一路绿灯通过12个路口,道路平均行程时间下降了25%。
此外,智能交通系统还承担着低碳的使命。目前正在发生的汽车电动化转型,将极大程度降低乘用车、货车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而在电动化基础上,具备自动驾驶能力的汽车实现车辆事故的减少,这也将大幅减少人们在道路事故中的经济损失,降低车辆在道路上的拥堵时长和能源消耗。
这样一个更安全、高效、低碳的交通,是人们对未来出行的美好想象,也成为了产业界的共同愿景。并且,自动驾驶、Robotaxi领域越来越多的进展与实践,说明了这样的愿景并非空谈,而是一个切实可行的方向。
值得欣喜的是,科技大厂、自动驾驶厂商、车企、运营商、政策、民众…….对未来交通的期待与信念正变得越来越强。这样的信念会逐步转化为对技术与运营的激励与鞭策,企业的砥砺探索中,政策与资本的倾斜下,毫无疑问,我们已处于智能交通时代来临的前夜。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关键词: Robotaxi针对新冠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的新疫苗开启上市步伐。4月26日,国药集团中国生物奥密克戎变异株新冠病毒灭活疫苗获国家药监局临床批件。为什
近日,安徽六安疫情形势异常严峻,为坚决打好打赢疫情围剿清零攻坚战,保障隔离点内通信网络畅通,中国联通安徽六安分公司连夜组织人员实地
知名数据公司极光近日发布的三孩时代下的育儿攻略——2022当代生育人群研究报告显示:超五成双独父母表示有计划生育二孩或三孩,多孩生育的
肝癌是我国病死率较高的恶性肿瘤之一,仅2021年就有39万人死于肝癌。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党委书记、肝癌防治研究中心主任陆伟教授表示:近
在人工智能发展史上,游戏AI 一直扮演着策划者、推动者和宣传者的角色,除了推动AI在更多领域拓展外,也给游戏体验感带来了许多改善,这些
最近,南京的商场、饭馆、写字楼、医院等场所门口,都张贴起一张张场所码。市民打开支付宝、微信、我的南京App、南京的我微信小程序等扫描
在先后实施了完善科研经费管理19条松绑+激励20条包干制等三轮科研经费管理改革后,山东在对科研人员放权赋能的道路上继续加码。4月中旬,山
铠侠和西部数据已经达成正式协议,共同投资位于日本三重县的铠侠 Yokkaichi 工厂 Fab7(Y7)制造工厂的第一阶段,产品包括 112 层、162
深天马A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表示,针对近期上海疫情,公司管理层高度重视,积极按照当地政府发布的各项防疫政策要求,及时制定防控方案、全
韩国航空航天领域多位专家警告称,由于俄罗斯遭到经济制裁,预计未来几年韩国即将执行的太空任务将更多地依赖 SpaceX 发射,而不是俄罗斯
我国科学家研究发现 活性多肽可治疗
脑卒中又称脑中风,是一类脑血管循环障碍引起的疾病,具有发病率高、病死率高和致残率高的特点。记者27日从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获悉,
西藏管局调研川藏铁路通信保障工作
近日,西藏自治区通信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增芳带队前往林芝市、昌都市实地调研川藏铁路建设通信保障进度。调研组一行与四家电信企业召
中国营养学会营养健康研究院 发布营
营养几乎影响所有的生理过程。2021年,在营养科研领域有哪些重要的研究热点?近日,中国营养学会营养健康研究院发布营养研究十大热词,维生
儿童打鼾要当心 睡眠障碍可能影响孩
今年才6岁的果果,近来每晚睡觉时,都会打呼噜。起初,姥姥还挺高兴,认为果果是白天玩累了,睡得香。可果果妈妈经过仔细观察,却发现不太
“数字乡村”建设助力乡村振兴 数字
4月的青海河湟乡村,春意渐浓,探春、桃花、杏花相继开放。高原上的春天姗姗来迟,但数字乡村之花并不落后,经前期的根植,青海移动数字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