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怎么做 代表委员这样说
发布时间:2022-03-11 15:34:35 文章来源:科技日报
乡村振兴是一个全新的时代命题。我国当前的农业大而不强、多而不优,产业链条短、收益低,技术与人才储备不足、资源环境约束加大等短板依然

乡村振兴是一个全新的时代命题。我国当前的农业大而不强、多而不优,产业链条短、收益低,技术与人才储备不足、资源环境约束加大等短板依然突出。

这几天,全国两会期间,代表委员们从人才、产业等多个角度提出建设性意见,促使我国农村建设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创造条件吸引第一资源回流

有一个场景,宁夏农林科学院荒漠化治理所研究员蒋齐委员至今记忆犹新。

2015年,他到宁夏固原市原州区炭山乡与当地百姓同吃同住同劳动,发现常住人口不到在册人口的一半,留守的都是老人和学生。平时技能培训的时候,也基本以妇女为主,很少见到年轻男子。

“乡村振兴,首先靠人。国家城镇化进程加速以后,有知识文化且有能力创业的人都进城了,由此造成农村人口数量下降、人口结构失调,‘空心化’现象日趋严重。农村不仅缺人,更缺能干事创业的人。”蒋齐说。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校长助理、研究生院副院长霍学喜委员对此深表认同。他说,由于人才流失严重,致使产业开发过程受到很大限制,这是乡村振兴最大的短板,“一定要进一步完善农村的生产环境、人居环境和人文环境,以吸引有志投身乡村振兴的青年回归”。(王迎霞 颉满斌 过国忠)

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都需要人的参与,作为乡村振兴第一资源,解决人才短缺问题迫在眉睫。为此,甘肃省科技厅副厅长葛建团委员特别提出,推动乡村振兴,还要强化科技人才支撑。

精准施策筑牢乡村发展产业基础

“都在喊留住人才,你拿啥留呢?没有强力的产业,村集体经济薄弱,自然没有留人的实力。”宁夏吴忠市红寺堡区农民作家马慧娟代表一语中的。

在人才回归的情况下,怎样来做这件事?江苏省宜兴市西渚镇白塔村党总支部书记欧阳华代表认为,要精准施策,出台配套特色产业发展优惠政策,鼓励各地积极探索特色产业发展的新路径、新经验,兼顾不同领域和行业发展特点,注重分类引导差异化发展,鼓励试点先行、典型引路,引导不同区域结合实际打造特色产业发展样板区,积极推广特色产业发展的新经验。

蒋齐也认为,应通过产业为农村注入“强心剂”。由宁夏农林科学院组建的宁夏特色优势羊产业关键技术研究科技创新团队,近年来指导帮助“中国滩羊之乡”宁夏盐池县加快滩羊全产业链和全价值链建设。如今该县滩羊产业年产值达11.2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56%,以滩羊为主导的特色优势产业对农民增收贡献率超过80%。

“推动乡村振兴,要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在深入调研、广泛听取社情民意的基础上,葛建团表示,在人口结构、资源环境、技术水平等内外部条件发展不均的背景下,强化农业装备升级、农业技术推广、产业节本增效,是科技部门投身乡村振兴伟大事业的应有之意。

构建农业协同创新体+新型规模化经营主体

“我国每年约有6000项农业科技成果面世,但转化率仅40%左右。”河北省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主任杨玉成委员说,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势在必行。

杨玉成认为,农业科技研究本身存在弱点,90%以上的科研精力集中在产中技术的研发应用上,创新主体普遍集中在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涉农企业参与程度不高。另外,农业科技成果的应用主体规模偏小,小农户数量占了98%,并且分散、技术推广体系不健全等也是主因。

杨玉成就此建议,要着力构建“专家领衔、依托企业、引领农民”的协同创新体,合力攻克产业技术瓶颈,就地研发、就地转化,并且引入现代产权交易治理体系,培育家庭农场、合作社、农企等新型规模化经营主体。

同时,应该加强农业科技人员指导,解决各种技术难题,激发农民参与成果转化的积极性;鼓励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搭建权威农业科技成果交易平台,探索通过有偿服务实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高效转化模式。

“我们要以‘流程再造’的决心,在服务好科技成果‘产出端’的同时,加强与‘转化端’的互动。”葛建团说。

打造协同发展软环境+好机制

夯实基础设施、加强信息建设、完善公共服务体系……

“除了‘硬环境’,应该改善的还有‘软环境’!”霍学喜认为,村党支部的作用非同小可,战斗力和凝聚力的问题解决了,就能为乡村振兴形成好的治理环境,从而促其再上台阶。

他也对东西部科技合作机制非常认同,“借鉴东部的机制做法,改变西部的理念作风,再从产业兴旺角度寻找突破口,事半功倍”。

1997年,福建和宁夏两省区科技厅加速推进菌草技术本地化。双方在固原市彭阳县城阳乡长城村建起以食用菌生产、研究、开发、示范为主的闽宁现代循环农业科技示范园。

数十年来,在闽宁两地科技特派员祁登荣、林戎斌等人的努力下,六盘山区成功培育出多个反季节优质菌种,园区也获评科技小巨人企业、精准脱贫扶贫车间等荣誉。

这与甘肃农业大学2020年成立乡村振兴学院异曲同工。“我们就是要依托高端智库的作用,发挥学校在人才、科研等方面优势,协同地方政府和企事业单位,为富民兴陇聚众力、汇众智、集众志。”该校校长柴强委员如是说。(王迎霞 颉满斌 过国忠 杨宇航 陈汝健)

关键词: 时代命题 产业链条 技术与人才储备 资源环境

热点HOT

  • 加强“元宇宙”顶层设计 抢占数字经济新高地的建议
    加强“元宇宙”顶层设计 抢占数

    元宇宙是利用科技手段进行链接与创造的,与现实世界映射与交互的虚拟世界,具备新型社会体系的数字生活空间,本质上是对现实世界的虚拟化和

  • 新修订的科技进步法 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法律保障
    新修订的科技进步法 为实现高水

    修订后的科技进步法,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科技创新的最新决策部署、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举措,为推进科技创新治理体系

  • 工信部连续奋战 完成冬残奥会开幕式通信保障工作
    工信部连续奋战 完成冬残奥会开

    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式在国家体育场(鸟巢)举行,工业和信息化部相关司局、部系统相关单位密切协作,恪尽职守,连续奋战,完成冬残奥会开幕式无

  • “中小企助查”APP上线 为中小企业提供一站式政策咨询
    “中小企助查”APP上线 为中小

    中小企助查APP正式上线。政策千万条,落实第一条,管用是头条。据介绍,中小企助查APP可以为中小企业提供找得到看得懂推得准用得好的一站式

  • 摸清家底 三江源地区草地生产力持续增加
    摸清家底 三江源地区草地生产力

    在青藏高原,草场是最重要的生产资料,科学探明青藏高原草地变化,对服务区域高质量发展、科学评估青藏高原生态十分重要。科考发现青藏高原

  • 向3000亿元目标冲刺 光谷将打造世界一流东湖科学城
    向3000亿元目标冲刺 光谷将打造

    从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东湖高新区)工委(扩大)会获悉,2022年光谷将打造科学之城、追光之城、向往之城,聚力建设世界一流东湖科学

  • 长期不发生地震 究竟是安全还是危险?
    长期不发生地震 究竟是安全还是

    来自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显示,2月21日7时9分,西藏昌都市洛隆县发生3 1级地震。而根据中国地震台网速报目录,震中周边200公里内近5年来发

  • 马斯克指控SEC泄露调查信息 被法官驳回
    马斯克指控SEC泄露调查信息 被

    美国联邦地区法官周四驳回了特斯拉 CEO 埃隆・马斯克 (Elon Musk) 将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 (SEC) 告上法庭的请求。此前,马斯克指控

  • 似春风送暖促实效 延边联通让党建工作更有温度
    似春风送暖促实效 延边联通让党

    有温度的党建才会更富有生命力。吉林延边联通党委近期通过抓好三类关键党员,充分发挥党建凝聚人心的作用,切实提升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党

  • 云南移动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打造数字城市新基座
    云南移动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近年来,中国移动云南公司以‘数字云南’为着力点,持续推动数字经济融合创新发展,支撑云南省数字经济创新发展。中国移动云南公

新闻LO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