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精选:首个稀土磁浮列车“悬挂飞驰”的奥秘在哪儿
发布时间:2022-08-15 15:28:53 文章来源:中国科学报
8月9日,一辆红头白身的空轨列车——“红轨”平稳驶出江西兴国县永丰站。它悬浮在蓝色轨道之下,一路向北至静调库。这条看似“镜像”翻转后的

8月9日,一辆红头白身的空轨列车——“红轨”平稳驶出江西兴国县永丰站。它悬浮在蓝色轨道之下,一路向北至静调库。这条看似“镜像”翻转后的列车线路,正是世界首条稀土永磁磁浮轨道交通工程试验线。


【资料图】

到目前为止,全球所有的悬挂式导向运输系统都采用胶轮进行承载和导向,“红轨”则完全采用稀土永磁材料实现悬浮和导向。这是“红轨”和现有磁浮交通系统最大的区别,其也在世界范围内丰富了导向运输系统谱系。

市场前景巨大

说起磁浮列车,大家并不陌生。早在2003年,我国首列也是世界首列商用高速磁浮列车在上海浦东机场线运行。由于完全克服机械摩擦阻力,磁浮列车高速、平稳运行,被称为21世纪理想的超级特别快车。中、日、德、英、韩、美等国在不同时期都非常重视磁浮交通系统的发展。

磁浮列车依靠磁极相斥或相吸机理,克服重力,产生悬浮效应。采用电生磁性磁体产生悬浮效应的磁浮列车一旦断电,磁体磁性就会消失;磁体磁性强弱随励磁电流大小变化,且耗能较大。另外,电磁悬浮(如上海悬浮交通、日本超导悬浮列车方案)是不稳定悬浮,要靠复杂的控制技术实现悬浮,将增大技术和运维难度。

而永磁悬浮是利用非电励磁的永久磁体(能够长期保持其磁性的磁体)来产生悬浮效应,即永磁体与轨道(由电磁轨道或导磁材料)相斥并保持在槽口中线悬浮运行,电磁导向和悬浮可实现零机械摩擦运行。因此,寻找磁性稳定、密度足够高,磁力足够强,且满足列车悬浮需求的永磁体,一直是科技界孜孜以求的替代方案。

稀土永磁磁浮列车的出现,解决了这一难题。

目前的研究结果表明,借助稀土元素的合金材料,可以制造出体积小、磁性密度高、有足够悬浮力的永磁体。这是天然磁铁矿石材料难以做到的。“红轨”永磁磁浮交通系统采用的永磁体是钕铁硼合金,具有磁性强、磁性稳定、磁能分布合理等特点,且稀土元素钕、硼自然储量丰度高,因而成本低。它是一种适用于磁浮交通系统的稀土永磁合金材料。

用稀土材料制造永磁体,江西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江西赣州号称“稀土王国”,是我国三大稀土生产基地之一,年产出全球70%的中重稀土。稀土永磁磁浮列车的应用,让更多人看到了稀土产业的未来发展。如果其能够在交通上实现规模化发展,对于我国稀土产业的应用模式、市场推广很有意义。

稀土永磁磁浮列车特别适合于中小运量的旅客、货物运输。同时,它也是干线交通网络的有力补充,能够解决“最后一公里”的交通运输和主干运输系统的接入问题,实现机场、景区、园区载客等场景应用。初步估计,我国类似的接入运输系统需求在100万公里左右。稀土永磁磁浮列车有显著的节能效应,且噪声低,对环境友好,还可根据实际应用需求进行定制,对运输需求的适应性非常强。

此外,和地铁、城际铁路及其他悬挂式系统相比,其成本优势明显。稀土永磁磁浮列车的成本仅为轻轨的1/2左右,每公里建设成本小于1亿元,是如今中高速磁浮交通系统成本的1/3,规模化应用之后,成本还会进一步降低。其未来的应用潜力、科技产业化规模不容小觑。

技术上有四大看点

由江西理工大学主导研发的“红轨”稀土永磁磁浮交通系统,在技术上有四大亮点。

一是磁浮列车载人后所需的悬浮力巨大。制造体积小、磁能密度大、有足够悬浮力且经济性好的永磁体,在材料领域是一项挑战。在“红轨”中,这一技术问题得到了很好的解决。

二是从前的悬挂式交通系统,列车和轨道通过车轮实现支撑和导向。而“红轨”没有轮子,采用独创的列车走行系,克服了缺少硬约束和永磁体悬浮力不可控的难题,实现了列车行走过程中悬浮导向的平稳协同控制。

三是列车采用了轻型材料、结构和轻量化设计,在既定能量消耗下,可以最大程度提高运输效率。

四是列车大量采用新兴信息技术,如人工智能、5G、智能控制、机器学习、多目标智能规划等,在实现无人驾驶的同时可以给乘客提供丰富的在途信息服务。

对于公众来说,最关心的是稀土永磁磁浮列车的安全问题。其实,这在前期的设计中已有充分考虑。

比如,采用了封闭箱梁包裹走行系统,轿厢悬挂在走行系之下,列车永远不会出轨。一旦列车出现故障,通过类似于高层建筑救援的弹性管道,乘客可在第一时间内离开列车逃生。车与车之间通过通信实现智能控制和运行调度,从根本上避免了追尾的发生。如果一节车厢内发生火灾,并不会波及整车,因为厢体采用了阻燃材料,具有很强的防火功能。

作为一种全新的中低运量导向运输系统,“红轨”经过技术验证、工程验证,已经具备了规模化推广和产业化的条件。接下来,需要加紧建设运营示范线,同时进一步加强标准体系建设,把“红轨”可按需求定制、应用广泛、需求适应性强、技术经济性好的潜力通过规模化应用充分挖掘出来,使之成为“源于中国、普适全球”的高效、绿色、经济、智能的新型交通系统的典范。(中国科学报 记者贾利民)

关键词: 磁浮列车 交通系统 运输系统

热点HOT

  • 捷龙三号火箭工程进展如何 捷龙三号火箭工程进行到哪一个阶段了?
    捷龙三号火箭工程进展如何 捷龙

    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获悉,该院所属中国长征火箭有限公司抓总研制的四级固体运载火箭捷龙三号,近日圆满完成整流罩静力及分离试验。本次

  • 我国油气领域“深地一号”项目进展如何 我国深层、超深层油气资源有多少?
    我国油气领域“深地一号”项目进

    中国石化8月10日宣布,该公司在油气勘探开发领域实施的深地工程获得重大突破——顺北803斜井测试获高产工业油气流,折算日产原油244 3吨、

  • AR眼镜行业所采用的近眼显示方案有哪几种 AR眼镜近眼显示方案介绍
    AR眼镜行业所采用的近眼显示方案

    目前AR眼镜行业所采用的近眼显示方案主要有光学棱镜、共轴空导和光波导。翁仲铭认为3种方案各有优劣,光学棱镜技术较为成熟,能够提供3者中

  • 感染者出现“长期新冠”症状是怎么回事 长期新冠症状有哪些?
    感染者出现“长期新冠”症状是怎

    感染者出现长期新冠症状是怎么回事?发表在最新一期《柳叶刀》上的一项荷兰大型研究表明,每8名感染新冠肺炎的成年人中就有一人会出现长期新

  • 福建数字乡村建设情况如何 福建数字乡村案例有哪些?
    福建数字乡村建设情况如何 福建

    你来看,我们镇定制了这面大屏幕,包括富美埔上宣传片、红色党建宣传、柑橘特产展示、适老节目点播、防疫公告栏等。有了这面‘智慧屏&

  • 西藏农牧业科技发展情况如何 农牧业科技成果有哪些?
    西藏农牧业科技发展情况如何 农

    7月,拉萨河畔的达孜区唐嘎村,72岁的村民边巴来到自家的藏青2000地里给青稞除草,这是他今年从农科院引进的新品种。望着长势良好的青稞苗

  • 云南花卉全产业链总产值是多少 云南花卉种植面积是多少?
    云南花卉全产业链总产值是多少

    2012年以来,云南省农科院花卉研究所构建起以支撑花卉产业链关键技术为核心的协同创新体系,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创新成果,品种、技术、标准

  • 我国平台经济治理面临的问题有多复杂 我国平台经济治理面临的挑战有哪些?
    我国平台经济治理面临的问题有多

    我国平台经济治理面临的问题有多复杂?以上所述平台经济的基本特征与市场失灵问题交织在一起,决定了我国平台经济治理面临着复杂挑战。传统

  • 生命是如何起源的 细胞中的氨基酸是由什么生成的?
    生命是如何起源的 细胞中的氨基

    生命是如何起源的?生命如何起源是盘旋在无数人心中的问号。美国科学家在7月28日出版的《自然·化学》杂志上发表论文称,他们发现了一组新化

  • 5G新通话用什么打动消费者 5G新通话的竞争力在哪里?
    5G新通话用什么打动消费者 5G新

    7月20日,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技术与标准研究所和华为联合编制的《5G新通话技术与业务创新研究报告(2022年)》(以下简称《研究报告》)正式发

新闻LO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