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简讯:纳米复合材料 让清除微塑料的“鱼”受伤可自愈
发布时间:2022-08-31 15:36:23 文章来源:科技日报
长期的可靠性是软体机器人在复杂条件下实际应用的先决条件。在实际操作中,材料的断裂极易引发重大的安全事故。为此,研究团队研发了能够进行“

长期的可靠性是软体机器人在复杂条件下实际应用的先决条件。在实际操作中,材料的断裂极易引发重大的安全事故。为此,研究团队研发了能够进行“自我疗愈”的纳米复合材料,大大延长了软体机器人的服役寿命。

塑料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寻常可见之物。但如今,塑料已造成了“白色污染”。实际上,比“白色污染”更可怕的是在无形之中悄然威胁生物健康的微塑料污染。


(资料图片)

近年来,随着科学家相继在多个海域的水体和沉积物中发现微塑料,人们意识到了微塑料污染已经成为了一个全球性的环境问题。海洋中的微塑料是一种新型的污染物,颗粒小、数量多、分布广且易于被海洋鱼类、贝类等生物体摄食并富集,会进一步随着食物链的传递,对其他海洋生物及人类造成威胁。

近日,四川大学高分子材料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张新星教授团队开发出了一种使用新材料制作的、由光驱动的软体机器人——机器鱼。该机器鱼能以光源为动力向各个方向游动。当激光照射到鱼的尾巴上时,光线会使材料变形,发生弯曲。连续几次这样的弯曲就能够使尾巴左右摆动,从而使鱼向前行进。

值得一提的是,该机器鱼每秒大约可以游自身长度的2.67倍。在游动过程中,机器鱼会释放出带轻微负电的分子,吸引带正电的微塑料分子,从而让附近的每一个微塑料吸附在机器鱼的身上。不仅如此,制作机器鱼的新材料在切割后还能自我愈合。日前,相关研究论文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纳米快报》上。

软体机器人材料需具备多种性能

微塑料在地球上几乎无处不在,在水域环境中尤其多,一旦它们落在水道底部的角落和缝隙中,便很难去除。针对这一情况,目前常用的解决方案是使用小型、灵活和自行推进的软体机器人来清除这些污染物。

“软体机器人在复杂的水域环境中作业,需要具备较高的适应性和环境耐受性等,要在含盐量不同或者酸碱环境不同的水域中都能适应自如。”论文第一作者、四川大学高分子研究所博士生王宇嫣说,在水域环境下工作,软体机器人不可避免会遭受水流的冲刷,这要求机器人材料必须满足一定的机械强度,若机器人材料在水中遭受破坏或者碎裂,又会产生新的微塑料。

实际上,现有的水生软体机器人通常都由水凝胶及硅橡胶制成,由于其结构、含水量、介质组成等固有条件,因此机械性能差,并且容易损坏。

目前,许多研究者在机器人的各种驱动方式和驱动速度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比如引入机械手等额外的分离功能模块等。然而,这类嵌入式电子元件无疑会增加机器人的重量,不利于机器人快速稳定运行。此外,现有的水生软体机器人多为电机或燃油发动机驱动,难以满足环境友好和可持续驱动的需求。

“考虑到操作条件和经济成本,软体机器人的发展必然会朝着集成化、轻量化和智能化的方向前进。”王宇嫣说,一些研究通过引入功能填料实现了软体机器人的功能集成,但由于纳米结构设计的缺乏,使得制备的材料只能进行简单缓慢的弯曲或伸缩。

另一方面,由于实现材料的功能集成需要功能填料的高填充,而填料填充率高,又会导致复合材料柔性下降,在动态受力下容易开裂破损。“所以,如何平衡材料的功能与力学性能也成为了一个挑战。”她说。

材料一旦断裂能够进行“自我疗愈”

基于此,张新星团队从珍珠母贝(也称为珍珠层)这一天然材料的微观梯度中受到启发,仿制出了一种类似的梯度结构,创造出了一种耐用可弯曲,并且可自动愈合的材料。

“我们发现,自然界中的珍珠层在无机物含量达90%以上的时候依然能够同时保持强度和韧性。”王宇嫣介绍,团队仿照珍珠层的微观梯度结构,将环糊精修饰的磺化石墨烯纳米片层以层层抽滤的方式,逐层递增组装到聚氨酯胶乳中,创造了有序的浓度梯度的纳米复合材料。“这样的制备方法不仅有效解决了功能填料高填充导致柔性下降的难题,并且过程简单,有利于大规模制备。”王宇嫣说。

通过结构的改进设计,研究团队用这种新材料制成了一个15毫米(约半英寸)长的微型机器鱼,使其既能快速游动又能吸附微塑料。

长期的可靠性是软体机器人在复杂条件下实际应用的先决条件。在实际操作中,材料的断裂极易引发重大的安全事故,研究团队发现,如果材料能感知断裂,并能够进行“自我疗愈”,就能大大延长其服役寿命。

“我们在梯度组装的同时,创新性地引入了功能填料与聚合物软基体之间的界面氢键。相比于传统的均匀分散的材料结构,新材料的层与层之间有许多超分子的相互作用,这就使得材料在被切割后还能自我愈合。”王宇嫣解释,功能填料与聚合物软基体接触界面上的氢键能在断裂后迅速重排,使得聚合物界面的力学强度增大,赋予了复合材料自动愈合的能力,也增强了其拉伸能力。

王宇嫣表示,当前开发出的机器鱼仅集成了水面微塑料定向收集功能,研究团队正尝试引入荧光发光基团,通过荧光基团对不同污染物的荧光响应性,进一步开发能够在水下在线实时检测微塑料污染物的新材料。

张新星认为,随着研究深入,这种可愈合的新兴材料还将被开发出其他功能,在太阳能发电、化学反应催化、生物医药、航空航天等领域展现出潜在的应用价值。

延伸阅读

为消除水体污染科研人员研发水产养殖场“清道夫”

近日,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渔业生态环境研究室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质量与标准研究中心合作研发了可快速富集渔业环境(淡水及海水养殖环境)中微塑料的磁性纳米材料(mANM)。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环境科学顶级期刊《危险材料杂志》上。

近年来,微塑料污染对水产养殖产品的影响引起广泛关注。渔业环境中的微塑料主要来源于陆地上大型塑料垃圾的降解及养殖过程中塑料产品的使用。

长期暴露于高浓度微塑料环境中,养殖水生物的质量安全和生殖发育都将受到巨大影响。但目前尚无快速检测并去除渔业环境中微/纳米塑料的可行方法,这一空白亟待填补。

鉴于此,该联合团队研制了一种包裹人工黑色素颗粒的超顺磁纳米材料。该复合材料具有以下明显优势:第一,回收率高,对水体中不同粒径微塑料的去除率可达89.3%以上;第二,分离快速,可通过调节pH控制磁性纳米颗粒聚团大小实现在强磁场中30秒快速分离微塑料;第三,易用性强,可吸附渔业环境中多种典型微塑料,如聚丙烯、聚乙烯、聚苯乙烯等,具有极强的推广应用潜力。

该磁性纳米复合材料是国内首个可以应用到渔业环境中微塑料快速检测及去除的材料,为渔业环境中新型污染监测和治理提供了新的视野。该材料性能优越、易用性高、生产成本低廉,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科技日报 作者罗洪焱 陈科)

关键词: 纳米复合材料 复合材料 先决条件

热点HOT

  • 云南省在建和在用各类数据中心有多少个 云南省高新技术企业有多少家?
    云南省在建和在用各类数据中心有

    云南省在建和在用各类数据中心有多少个?目前,全省在建和在用各类数据中心达到42个,建成了1 75万核的高通量计算平台,构建了南亚东南亚语

  • 夜宵到底要不要吃 夜食的危害有哪些?
    夜宵到底要不要吃 夜食的危害有

    夜宵到底要不要吃?这就要看你是否吃够一天的营养,是否饥饿感会影响到睡眠。如果三餐食物摄入量足够了,晚上睡前也不感到饿,只是见别人在

  • 我国草种对外依存度是多少 我国商品草种年需求量是多少?
    我国草种对外依存度是多少 我国

    我国草种对外依存度是多少?作为草原生态修复和现代草牧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我国草种对外依存度高达70%以上。唐芳林说:特别是草原生态修

  • ​人工影响天气是什么原理 人工降雨究竟是怎么实现的?
    ​人工影响天气是什么原理 人工

    ​人工影响天气是什么原理?人工影响天气,是指为避免或者减轻气象灾害,运用云和降水物理学原理,主要采用向云中撒播催化剂的方法,使某些

  • 我国知识密集型服务进出口年均增速是多少 中国服务业增加值增长率是多少?
    我国知识密集型服务进出口年均增

    我国知识密集型服务进出口年均增速是多少?2012年至2021年的10年间,我国知识密集型服务进出口年均增速达到9 3%,占比提高了10 3%,其中个人

  • 广州市人工智能产业链总链主单位是谁 广州营收过亿元的高新技术企业有多少家?
    广州市人工智能产业链总链主单位

    广州市人工智能产业链总链主单位是谁?广州无线电集团有限公司是广州市人工智能产业链总链主单位。我们将加快广州人工智能公共算力中心建设

  • 中外合作办学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中外合作办发展情况如何?
    中外合作办学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中外合作办学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如今,中外合作办学事业已走过30余年的发展历程。1986年,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我国颁布了第一个有关中

  • 跨境数据流动的重要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如何建立跨境数据流动规则体系?
    跨境数据流动的重要性表现在哪些

    跨境数据流动的重要性表现在哪些方面?当前,跨境数据流动的重要性日趋凸显,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国际组织围绕数据治理问题进行整体部署,强化

  • 明厨亮灶解决方案有哪些 明厨亮灶的现状如何?
    明厨亮灶解决方案有哪些 明厨亮

    明厨亮灶解决方案有哪些?我家酒店张贴了中国电信‘明厨亮灶码’,客人通过手机扫码,可以看到我们整个后厨操作间是否干净卫生,

  • 什么是时间晶体 时间晶体有哪些特殊之处?
    什么是时间晶体 时间晶体有哪些

    什么是时间晶体?在理论方面,关于时间晶体,有科学家曾提出离散时间晶体的概念,并提出了在一类非平衡态系统——量子多体局域化系统中创造

新闻LOVE